東大河是臨海境內的一條人工河,全長10公里,解放前開挖通水,源頭是后山水磨坑,至大田止。曾今的東大河可灌溉、可通航,在臨海的發展歷史上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由于歷史的原因,河道不斷淤積,又受到污染,逐漸成為了一條黑河、垃圾河。“五水共治”工作全面啟動后,東大河作為整治的首要目標,受到了全市人民的關注。
東大河從歷史流向未來,清濁變化之間,見證了臨海太多的變遷。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五水共治”工作不斷推向深入,市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東大河一定會重現魚肥蝦大,水清林密,鳥語花香,鷗鷺棲止……
憶·曾有河水清如許
《臨海縣志》對東大河只有一句記載:“東大河,系人工河,自臨海城關東門沿臨杭公路,經城東、塘里至大田,全長10公里。1943—1944年開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