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黨中央賦予浙江的光榮使命,也是浙江發展的重大機遇。浙江日報今起推出系列評論,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凝聚共識、廓清誤區、形成合力。
很多人論及“共同富裕”,總會先聚焦到“分蛋糕”上。其實,做大“蛋糕”,才是分配的基礎和前提。做大“蛋糕”,靠的是高質量發展。
這也是中央在賦予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使命任務時加上“高質量發展”這個“前綴”的深刻用意——世上沒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共同富裕是高層次、全方位的共同富裕,是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均衡的發展水平、更扎實的保障水平。沒有殷實的“家底”,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談何共同富裕?這個“家底”和物質基礎,來自高質量發展。
發展永遠是硬道理。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主題,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礎和必然路徑。未來,共同富裕社會有多美、幸福“成色”有多足,就看今天在高質量發展上使了多少“拼勁”,拿下了多少“硬核”成果。我們必須牢牢扭住高質量發展這個“引擎”不放松,推動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想方設法、千方百計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高質量發展不是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浙江改革開放征程中迸發的那一股子銳意進取的精氣神,永遠不能丟。中央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使命,是巨大的光榮,更是挑戰和考驗。聚焦高質量發展,必須繼續艱苦奮斗,壯大實體經濟這個根本,培育更加活躍更有創造力的市場主體,大力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弘揚浙商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把全社會的力量都匯聚到高質量發展上來。
推動高質量發展,浙江必須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更大力度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是重中之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擘畫“八八戰略”時就提出,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如今,浙江正瞄準建設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快馬加鞭。省委作出建設三大科創高地、數字變革高地、全球人才蓄水池、創新策源地等決策部署,都是旨在科技創新上實現重大突破。答好這些“必答題”,才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關,確保產業鏈安全。啃下這些“硬骨頭”,推動高質量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共同富裕才能擁有“硬核”實力,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才能更可持續、更加現實可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