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19日,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恢復線下展會。來自我市的雙馬塑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馬塑業”)也踴躍參與其中。在B區9號館的雙馬展區,各式各樣、新穎別致的廚房用具,不斷吸引著各地的參展商和采購商。
此次廣交會首次以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題,既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開辟新訂單渠道,又使企業們感知到了當前外貿發展“新風向”。
展出——新型產品引關注
走進雙馬展區,奪人眼球的是一個個外觀靚麗、功能獨特且設計新穎的廚房器具。“拍一拍”就能讓大蒜變蒜泥的搗碎器、“拉一拉”就能將豬肉變肉泥的絞肉機、“搖一搖”就能變蔬菜為餡料的料理機……展區里放置了水果蔬菜,參展者可以現場體驗操作“切菜神器”。
展出期間,每日的上午9時,雙馬展區準時敞開大門迎接八方來客。在切菜器展區,一臺小巧獨特的多功能刨刀總能引發大家的圍觀。這款刨刀與傳統刀具不同,采用斜切式設計,只需向下勻速按壓,雙手無需接觸食材就可以切菜,既安全衛生又方便快捷。它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外觀專利,是雙馬塑業今年新推出的一款產品。
“目前市場上刨刀的普遍特點是操作起來容易傷到手,我們這款產品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痛點。我們的每款產品,不論是前期市場調研,還是設計研發,或后期生產,都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每一個產品都是在經過漫長的‘孕育’后才會面市。”雙馬塑業董事長陳翠虹說。
依靠產品和生產經營模式上的持續創新,雙馬塑業不斷實現企業趕超發展。近年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專利申請、運用與保護,目前在美國、歐洲、韓國、日本、印度等國家和國內都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外觀專利。與此同時,企業加速應用數字化技術,建立全方位、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產品品質都得到飛速提升,企業訂單和銷售額穩步增長。
收獲——客戶資源穩增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交會已經連續三屆線上舉辦。這場“久別重逢”的線下廣交會,帶給雙馬塑業不一樣的體驗。
“前幾屆因為疫情原因,都是在公司展廳或車間線上給客戶直播介紹產品,這次重新回到廣交會現場,前期非常期待,做了大量的準備,到了之后感覺非常親切。”雙馬塑業外貿銷售經理管亦利說,“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這次廣交會線下展采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因此大部分海外客戶都來不了。”
盡管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境外采購商無法線下參展,前來參與的采購商與往年相比大大減少,此次廣交會的成交意向金額并沒有往屆線下展出那樣理想,但雙馬塑業也收獲了50多個意向客戶。“我們參加了40多屆的廣交會了,公司的大多數客戶都是來自廣交會。我們來廣交會就是為了積累客戶,和客戶建立聯系,把意向的客戶留住,從而變成我們真正的客戶。”管亦利說。
1999年,雙馬塑業第一次參加廣交會。那時候的雙馬塑業還只有掛鉤、刨刀等幾十種產品,僅有2名員工參展,處于起步階段。而如今,企業已經研發生產了1000多種產品,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年銷售額達3.5億元,企業發展不斷邁入新階段,廣交會一路陪伴并見證著雙馬塑業的發展。
對于此次廣交會取得的成果,陳翠虹表示感恩。“政府冒著風險為我們廣大企業舉辦廣交會,我覺得這一趟去得很值,廣交會不僅是我們結識新客商、收獲訂單的平臺,也可以幫助我們近距離感知當下外貿發展新動向。”
未來——內銷轉型不止步
“記得廣交會展出的其中一天,有一個國內采購商和我說,她在5年前買過我們的產品,當時她的朋友看到了都夸好用,于是她今天專門帶著朋友前來采購,聽完我非常觸動。”陳翠虹說,“這說明國內的客戶已經很好地接受我們這一類型的廚具。”
與以往線下廣交會不同,此次參展5天,雙馬塑業收獲最多的是內貿訂單。這對于正朝著“外貿轉內銷”方向發展的雙馬塑業來說,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以前我們做菜都是一把刀解決所有問題,現在隨著消費升級以及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廚房正逐漸擺脫傳統的定位,變得更開放化、功能多樣化,我們的廚具也越來越被大眾所看到。”陳翠虹看到了國內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于是,她帶領著公司員工積極調整經營策略,加大發掘國內商機、開拓國內市場,走出了一條頗有成效的內銷之路。
“要打開內銷市場,我們的銷售模式、產品開發等都要做出相應調整,朝著內銷的方向去發展。”陳翠虹告訴記者,國內消費群體和國外消費群體在消費理念、生活方式上都有著巨大的差異,為此,他們的研發團隊做了充分的國內市場調研,對產品定位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同時還借助電商直播等渠道助力打開內銷市場。
結束了為期5天的廣交會展出后,雙馬塑業的10多名員工又馬上馬不停蹄趕往深圳參加21日至24日舉辦的第29屆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及家居用品展覽會。這個內銷型的展會,將成為他們開拓內銷市場的又一“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