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星股份黨總支組建的黨員技術攻關隊,全力保障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專用服裝輔料的設計、研發和制造;疫情期間,華海藥業黨委組建的4支黨員突擊隊,僅用43天完成國家下達的抗疫藥物研發重任……
在浙江省臨海市,黨的建設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近年來,該市聚焦發揮民營上市公司“橋頭堡”作用,大力實施“紅色生產力工程”,深入做好融合引領文章,打造“黨建強、發展強”先鋒集群,豎起高質量黨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鮮紅旗幟。目前,該市共有上市公司8家,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233億元,同比增長30.5%,有4家上市公司黨組織獲評省級以上先進基層黨組織。
今年5月,華海藥業黨委“三融三力”工作法入選全國非公企業黨組織“最佳實踐”案例,系臺州市唯一;6月,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僅2個民營企業獲此殊榮。
華海藥業黨委為什么能頻頻走在全國前列?原因在于該企業堅持以“紅色生產力工程”為引領,推動實現黨的建設進章程、黨的骨干進核心、黨的理論進企業,開創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與企業發展互利共贏新局面。
一直以來,臨海積極引導當地上市公司將黨建工作寫入公司章程,建立黨組織領導班子和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健全黨組織書記聯系出資人、黨組織班子成員聯系中層骨干和車間班組、黨員聯系職工群眾制度,定期召開民主懇談會、黨群議事會、黨企聯席會等,還將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納入黨員職工日常教育培訓,常態化開展“政治訓練”,確保黨組織在公司治理中“說話有分量、辦事有底氣”。
目前,該市所有上市公司均已實現“黨建入章”,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通過法定程序進入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及管理層交叉任職比例達100%,實現了黨組織負責人與企業管理層“同位”,政治引領與企業決策“同頻”。
臨海還出臺關心關愛企業家七條措施,實施民營企業家政治引領和新生代企業家“雙傳承”計劃,致力打造一支心中有黨的民營企業家帶頭人隊伍。
“建立黨的工作機構,配備黨務工作人員;黨組織結構設置、人員編制,納入公司管理和編制;黨組織工作經費納入公司預算,從公司管理費用中列支……”作為臺州第一家完成“黨建入章”的上市公司,偉星股份有著自己的思考和實踐。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臨海將上市公司黨建納入全市黨的建設總體布局,與民營經濟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理念,結合企業實際,創新推出“網上支部”“項目支部”等功能型黨組織,確保企業經營發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建設到哪里。
目前,該市上市公司共設黨委3個、黨總支3個、黨支部44個,黨組織架構與公司組織體系高度契合,每年通過財政支持、黨費撥返、社會捐贈、企業出資等方式,投入600多萬元用于黨建工作。
此外,臨海積極實施“黨員人才工程”,實行“黨員優先招聘、優先培養、優先發展”機制,出臺《人才新政三十三條》,建強隊伍,筑牢堡壘,同步實施“紅領英才”培育工程,鍛造“黨性強、業務強”的“雙強”型書記隊伍。目前,該市上市企業中超72%部門領導和業務骨干是黨員,且均配備2名以上專職黨務工作者。
為了提高組織生活質量,該市還把“黨味”與企業“風味”、黨員“口味”有機統一,探索開放式、融入式、實踐式組織生活,推出“晨會一刻鐘”“車間微課堂”等載體,偉星、華海、永強等企業更是將大巴班車作為學習教育的“流動教室”。
“企業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華海藥業黨委書記、常務副總裁郭斯嘉說。據了解,該企業設有136個黨員先鋒崗、52個創新示范崗,每年由黨員領銜的攻堅項目就能創造效益1800多萬元。
黨旗紅,企業興。臨海持續深化“黨員先鋒工程”,鼓勵企業組建黨員創業創新先鋒隊、黨員技術研發組、黨員項目攻堅組,帶頭搞研發、領項目、拓市場。目前,已有1200多名黨員參與各類崗位爭先創優,年均為企業增創效益3500余萬元。
不僅如此,該市還積極引導上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服務鄉村振興、社會民生。目前,已累計結對幫扶集體經濟薄弱村12個,投入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資金約1.8億元。
企業服務社會,政府服務企業。據了解,該市已建立市領導聯系制度,每月到聯系企業開展“三服務”活動。近三年來,已幫助企業解決項目申報、人才引進等難題100余個。
此外,該市堅持“一企一品”理念,指導培育了華海藥業“三融三力”、永強集團“五色藤”、萬盛股份“雙融強企”、偉星新材“星力量”等8個特色黨建品牌,還以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和重點規上企業為主體,成立“雙強先鋒”黨建聯盟,通過整合資源、品牌、產業鏈優勢,構建全產業鏈聯動發展格局。目前,已召開聯席會議20余場次,解決各類問題130余個。
盧靖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