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市人民法院大力推行“共享法庭”建設,將人民法庭職能延伸到百姓家門口,極大提升了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
2021年12月28日上午,記者從市“共享法庭”建設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去年以來,市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強化數智賦能,扎實推進我市“共享法庭”全域覆蓋。
“共享法庭”是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大力加強新時代人民法庭現代化建設,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舉措。“共享法庭”充分整合、高效利用現有各類資源,以“不增編、不建房、快落實、廣覆蓋”為建設原則,以“一根網線、一塊屏”為標準配置,有效集成“浙江解紛碼”、移動微法院、庭審直播網、裁判文書公開網等應用模塊,具備網上立案、調解指導、觀摩庭審直播、失信曝光、基層治理等功能。
古城街道東湖村“共享法庭”庭務主任鄭學虎告訴記者,自2021年10月15日“共享法庭”在東湖村建成以來,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了政府部門提倡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便利,甚至一次都不用跑,極大方便了村民網上立案、在線庭審、法律咨詢等,這些服務人性化、接地氣。
據了解,目前,我市已實現“共享法庭”在所有鎮(街道)、村(社區)及5個以上行業組織的覆蓋,共建成“共享法庭”684個,其中鎮、街道“共享法庭”19個、村(社區)“共享法庭”659個、特設“共享法庭”6個。全部“共享法庭”已在高德地圖上線。截至目前,全市“共享法庭”共參與指導調解61件,化解矛盾11件,普法宣傳10次,解答咨詢36次。
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金珊珊介紹,接下來,他們還將借助聯系法官的專業優勢,加強對庭務主任、調解員的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和調解能力;繼續完善從市、鎮(街道)到村(社區)的各級“共享法庭”調解網絡建設,及時解決建設中產生的問題,切實提高“共享法庭”的實質性運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