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上盤鎮臨港村駐村干部王廣元在村里挨家挨戶走訪,向該村短朱北自然村群眾講形勢,分析搬遷的利處,為他們盤算“經濟賬”“生活賬”和“發展賬”。
短朱北自然村共有村民93戶、414人,房屋191間。原先,村集體經濟主要來源于土地出租和山林補貼,村民收入來源以西藍花種植、漁業生產為主。
自整村搬遷安置工作開展以來,上盤鎮、臨港村的干部日日奮戰在一線,為工作推進傾心、傾情、傾力。該鎮專門成立了整村搬遷安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2大組、4小組破難專班,開展專項攻堅行動。
去年10月底,該鎮開展了第一輪搬遷意向摸底調查,93戶村民全部填寫了意向調查表。掌握基本情況后,專班成員齊上陣,逐戶上門宣傳發動,有序開展房屋測量登記、實地評估等工作。
“我們12月初進場評估,僅用3天時間就基本完成了評估工作,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個多月。”王廣元告訴記者,前期工作開展中,攻堅小組間既有競賽比拼,又有協同互助,最終高質量完成了搬遷安置工作的“首戰”。
群眾個體差異、訴求不一等問題,是搬遷安置工作中最大的難題;群眾故土難離、故家難舍的情感,也成了工作推進過程中的“攔路虎”。上盤鎮多次召開專班會議,分析關鍵人物、關鍵戶以及各戶經濟狀況。針對不同情況分類處置、精準施策,全力保障工作推進和群眾利益“雙贏”。
“沖鋒號角已經吹響,決戰攻堅只爭朝夕。下階段,我們上盤‘鐵軍’將深入貫徹‘百日破百難’攻堅行動動員大會精神,盯牢時間表、任務書,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持續破難點、攻堵點,確保全面打贏短朱北自然村整村搬遷安置工作攻堅戰。”上盤鎮鎮長張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