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括蒼鎮在創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樣板鎮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美麗城鎮省級樣板鎮”的創建目標,以“五美”標準和“十加X”標志性工程為重點,高標準建設一個旅游集散地、高水平構建“鄉村振興”“智慧宜居”“休閑度假”三大特色圈,推動全面提標、全域提質。本文基于括蒼鎮當前推進美麗城鎮建設的工作實際,探討主要做法與階段性成效,總結美麗城鎮創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與意見。
一、括蒼鎮基本情況。
括蒼鎮鎮域面積156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4.7萬人口。交通便利,距市區僅15公里,是杭紹臺高速出口之一,金臺鐵路、351國道穿鎮而過。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地、浙東南第一高峰——括蒼山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6米)、浙江十大秀谷之一九臺溝、國家3A級景區黃石坦、省歷史文化村落張家渡等知名景點坐落其中;柴古唐斯越野跑、山地自行車爬坡賽、星空帳篷音樂節等節慶活動日益興旺;白象書院、鐵藝展覽館、許源美染坊等非遺文化延續傳承。先后獲國家級生態鎮、國家級衛生鎮、浙江括蒼山國家森林公園、省旅游強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樣板鎮、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鎮、浙江省3A級景區鎮等美譽。
二、主要做法與階段性成效。
(一)繪好藍圖規劃引領。一是抓好實體化、專班化運作。掛牌成立鎮美麗城鎮創建指揮部,抽調優秀干部,聘請專業顧問團隊,抓好統籌協調和日常管理工作,確保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二是堅持高標準、高規格規劃。組織設計專家、班子成員、村主職干部、知名鄉賢,圍繞空間立體、平面協調、風貌獨特等內容,對美麗城鎮進行專題討論,對標對表《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評價辦法》,有重點、有計劃“定制”《括蒼鎮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三是堅持項目化、區塊化實施。堅持“重點工作用重兵”,按照分片分線原則,將項目落實到各班子。
(二)狠抓城鎮品質提升。一是有形有勢抓宣傳。堅持宣傳與整治并重,設置黨員先鋒崗,一線帶頭整治推進;借助特色宣傳隊,開展三句半、道情、快板等宣講演出。二是立拆立改抓整治。遵循“有違必拆、應拆盡拆”原則,強勢推進“三改一拆”工作。推進環境衛生清潔、鎮容街貌整潔、交通秩序井然、垃圾分類規范、里弄小巷清掃、美麗庭院提升、農貿市場整治、文明勸導志愿服務等八大專項行動,打好“五水共治”“兩路兩側”“四邊三化”組合拳,切實解決好群眾關切的“道亂占、車亂開、房亂建、線亂拉、垃圾亂倒、污水亂流”等“六亂”突出問題。三是善始善終抓長效。建立網格化管理機制,實行定人員、定職責、定地段、定時段的“四定”管理機制。舉辦“1+6”先鋒擂臺賽,每季度各村干部現場督查評比打分,與干部考核獎勵掛鉤。
(三)文化塑形旅游筑魂。一是傳統和現代相互碰撞。聚焦文化保護與傳承,深挖括蒼老街文化、渡口文化內涵,融合剪紙、打鐵、小玉饅頭、傳統印染等非遺元素,精心打造“國風創意嘉年華系列活動”。二是運動和休閑相互交融。積極舉辦“括蒼山全國山地自行車爬坡賽”“柴古唐斯越野跑”等體育賽事,定期舉辦老街紅色定向賽、古驛道徒步賽等休閑賽事,推動文旅新業態。三是老館和新館相互映襯。開展建筑功能更迭和原貌修繕,老糧倉改建成小鎮客廳,老區委改造成鎮史館,中國人民銀行升級成圖書館“立本書齋”,同時修繕張家渡村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民居、老街坊。
(四)突出全民共治共享。以國家法律法規、地方條例指引法治建設;以村規章制度、村規民約指引合理自治;以道德規范、社會公平涵養德治習俗。選優法律顧問,大力推進合法性審查工作,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率實現100%。依托智慧管理系統,貫通用電監測、智慧消防、智慧執法、智慧旅游等數字平臺,實現系統集成、協調聯動,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人大代表“監督”、政協委員“找茬”、志愿者助力形成合力,打造“我們來監督”品牌,結合各自專業優勢,提出一些或專業、或細節的問題,共謀括蒼美麗城鎮發展之路。
三、括蒼鎮美麗城鎮創建存在的短板。
(一)文旅復合人才短缺。括蒼鎮積極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文旅復合型人才需求量激增,但本地一線從業者多為導游、酒店服務員等技能型人才,規劃咨詢、設計開發、投融資等專業人才比例較低,尤其是缺乏高素質、有經驗、創新型復合文旅人才。
(二)鎮區布局不夠合理。括蒼中小學、衛生院、農貿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等都集中在長安路和括蒼路上,每逢農歷集市,趕集擺攤人員占用主干道,導致鎮區異常擁堵,影響學生和上班族的正常通勤。
(三)建設資金來源單一。目前美麗城鎮建設資金主要是靠政府投入為主,社會資本參與的面不廣、力度不大,美麗城鎮“建管用”社會參與度不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麗城鎮創建的廣度、寬度、深度。
四、對策建議。
(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一籃子的人才政策、深厚的文化旅游資源為推手,大力引進在文化旅游產業中有開闊視野、有品牌意識、有經營技能、有管理才能的“四有”人才,優化配置人才資源,讓復合型人才起到示范引領作用;要挖掘、培育、打造本地特色人才,加快括蒼鎮文旅研學基地打造,以深厚文旅積淀育人,進一步培養具有括蒼地方特色的非遺人才;要深入挖掘鄉賢中了解括蒼發展歷程的優秀村內人才,引導鼓勵其參與美麗城鎮建設;對接專業院校,實現文旅復合型人才定向報考、定向培育、定向招聘。
(二)要不斷強化規劃引領。根據鎮區空間規劃,推進鎮域城鎮設計和總體規劃修編。強化重要街區、主干道沿線、城鎮入口等重要地段和節點的城鎮設計,塑造地域特色風貌。要大力推廣駐鎮規劃師、設計師制度,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空間、要素、產業、資源配置的統籌,加快推進鎮域層面“多規合一”。要避免農貿市場、商超、衛生院、學校等民生設施不合理集聚,積極打造1小時生活圈,保證公共服務鎮區全覆蓋,從而降低生活成本,提升滿意度。
(三)要構建多元投融資體系。積極拓寬美麗城鎮創建投融資渠道,市場化運行,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工商資本進入。探索建立鎮級美麗城鎮專項投融資平臺,充分利用產業基金、擔;鹋c城市投資發展公司合作等等。積極鼓勵村民參與到美麗城鎮創建當中,一方面可以降低整個美麗城鎮創建的投資和運維成本,另一方面解決當地村民就業問題,從創建過程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