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社會,充當政府的智囊團、企業的助力者是黨中央賦予我國高校的四大職能之一。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臨海學院是我市唯一的市屬高校,在服務社會上有獨特的本地優勢。該校副院長徐佳自2012年擔任市政協委員以來,率先垂范,廣泛開展社會服務工作,把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和政協委員的參政議政職能有機結合起來,以自身的專業知識積極建言獻策。多年的履職中,優化營商環境是徐佳建言獻策的重點之一。
企業是市場活動的主體,對營商環境最為敏感。臺州龍化科技有限公司主營長效防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由于注重研發,企業產品性能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企業發展形勢良好。但由于企業最初注冊為個人獨資企業,在企業做大做強后亟需轉變為公司制企業,否則公司產品在參加國家大型工程招標、高新科技企業評審、上市與融資等方面都將面臨極大的限制。“徐佳委員了解相關情況后,積極協助我們解決問題,參加了市監、稅務部門召開的協調會,提交了《助力我市企業‘個轉企’,提升營商環境》的提案。市稅務局接到提案后很重視,相關領導親自領辦、親自上門答復提案,在符合法律法規和上級稅務部門支持的情況下先行先試,順利幫助我們解決了轉制為公司制企業的問題,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掃除了障礙。”臺州龍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錢銀珠告訴記者。
面對面解難題,心貼心送服務。在徐佳看來,撰寫高質量的提案與信息是一名政協委員的職責所系,是助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渠道,更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有效路徑。多年來,他撰寫了100多篇社情民意信息,其中不少與優化營商環境息息相關,涉及“最多跑一次”改革網上辦理、中小企業運營成本、政務物聯網、應對疫情對外貿影響等方面。
現階段,在走訪企業的多次實地調研中,徐佳了解到,目前我市一些中小企業存在著市場主體注冊數據泄露等問題。為此,他認真查閱相關資料,準備通過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途徑反映問題,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市十五屆一次黨代會提出了要建設歷史名城、制造強市、共富高地。我比較關注的是圍繞建設制造強市的目標,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此,我將不斷地學習和深入思考,力爭為推動臨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力量。”徐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