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當教師、做校長,還是作為人大代表,他始終胸懷教育初心,深耕教育事業。他就是市人大代表、大田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蔣森。
1996年,蔣森開始從事教育工作,并于2019年擔任大田中學校長。為了改善學校的教學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他牢牢抓住教育均衡發展的契機,對學校進行科學規劃,對校園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和提升。
記者來到大田中學的時候,天空中下著小雨,蔣森正在大田中學學生宿舍新建工程施工現場詢問工程進展情況。雖然學校已經放寒假,但是,蔣森仍然每天來施工現場,叮囑施工人員注意人身安全與工程質量,不要落下工程進度。蔣森告訴記者,大田中學舊學生宿舍樓建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墻面現已出現漏水現象,住宿環境已經無法滿足學生需求。當下正在建設的兩棟宿舍樓,總投資3500萬元,設有1500個床位,將有效緩解學校住宿緊張難題。
蔣森拿著新宿舍樓的概念圖紙說道:“我們現在新的學生宿舍設計理念比較先進,有空調,有熱水,有獨立的衛生間,還有智能化的管理系統。建成后,學生的住宿條件會大大提升。這樣,有利于我們學校采取封閉式管理,對于提升學校教學質量也有積極作用。”
除了對校園環境的改造,近年來,在新高考背景下,蔣森嚴抓教學質量,以奮斗促成效,學生成績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二段線上線率穩在70%左右,一段線上線人數近兩年強勁回升,年年翻番。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全校師生勵志進取、辛勤付出的成果,讓大家信心倍增。記者路過教學樓時看到,教室整潔明亮,每個教室的墻上都貼著“入室即靜、入座即學”的標語。
大田中學副校長盧志敏告訴記者:“蔣校長非常重視過程的落實,總說應該向過程要質量。在抓教學進度的同時,他還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這幾年,我們的高考質量遞增明顯就是向過程、向細節要質量的結果。”
今年是蔣森當選市人大代表的第一年,這讓他在立足三尺講臺的同時又多了一個全新的身份。今年,他準備提交關于開通大田中學南大門的建議。“如果開通南大門,每到放假或周末時,公交接送車就可以直接進入校園,能及時疏散學生,避免造成交通擁堵。”蔣森說,“因此,我希望市政府能夠統一規劃,及時征用相關土地,幫助我們盡早開通南大門。”
人大代表是紐帶,是橋梁。作為人大代表,蔣森表示,他將立足教育崗位,認真履職盡責,傾聽群眾聲音,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