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共同富裕,大力實施統一戰線“1513”工程;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推動新鄉賢“三項工程”落地;賦能數字化變革,搭建“親企通”協同助企一站式平臺……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統一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守正創新,奮發進取,同心同向踐行歷史使命,在助推共同富裕、數字賦能提升整體智治水平、常態化助力疫情防控等工作上凝心聚力,為建設歷史名城、制造強市、共富高地,奮力躋身全省縣域綜合實力第一方陣提供最廣泛的力量支持。
回眸2021年,全市統一戰線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邁上新臺階。在全省統戰部長會議上,我市獲評全省縣(市、區)委統戰部信息直報點第一名,調研文章《全面推進清廉民營企業建設的實踐與思考》獲省委統戰部2021年度全省統戰理論創新成果三等獎。在臺州市民營經濟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獲評2021年度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建設——中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建設先進集體。市僑聯獲全省僑聯系統成績突出集體,為臺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單位,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被確定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市級民主黨派多次榮獲中央、省級組織先進榮譽。“新聯驛站”“社聯共富空間”獲評臺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一份份亮眼的統戰答卷,是全市統戰人砥礪奮進、共克時艱的共同碩果,集中展現了臨海統戰人的擔當作為。
增進思想認同點亮同行方向
2021年5月,臨海市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郭鳳韶烈士紀念館舉行。
“在郭鳳韶烈士紀念館里,重溫烈士一生,回顧其由普通愛國學生轉變為一名共產主義者的思想發展過程,我很受觸動。”浙江永磁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俞江說,“沒有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接續奮斗,就沒有如今偉大的時代。作為一名民營經濟人士,在重溫百年奮斗歷史的同時,要不斷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汲取奮斗力量,推動企業邁入新發展。”
授牌儀式上,郭鳳韶烈士紀念館、羊巖山茶場和中共臺州中心縣委機關舊址紀念館3處被命名為全市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旨在進一步筑牢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基礎,鞏固擴大政治共識,加大思想引導力度,倡導爭做“四個典范”。
2021年,全市統一戰線牢牢把握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廣泛凝聚共識,不斷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著力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2021年,市統一戰線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橫縱雙強”的大統戰工作格局,以“一綱四目”為重點,統籌推進“六有”統戰示范鎮(街道)創建。審議通過《臨海市統戰系統“十四五”計劃(2021—2025年)》,研究部署統戰重點工作。堅持完善市委統戰部領導及各科室聯系指導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和重點部門統戰工作制度,集中開展統戰工作調研、召開分析會。
——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持續學習宣傳《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統一戰線重大決策部署,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開展“同心跟黨走、奮進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強化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組織活動120多場次。提升僑界人士思想共識,舉辦“我在小院學黨史,我在小院唱紅歌,我在小院講故事”系列活動。
——深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印發《臨海市統一戰線開展“主題日”活動的實施意見》,部署開展統戰系統“主題日”活動,舉辦全市統一戰線大講堂活動暨理論學習活動;連續15年開展統一戰線服務周活動;指導各民主黨派深入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在民族宗教界開展“黨恩各族頌‘臨’里一家親”主題實踐活動。
全面服務大局彰顯統戰作為
“因當時您還處于婚姻關系內,且蓋有公司章等,所以您屬于實際貨物收到人。”在市民營經濟領域糾紛調解工作室內,一位調解員正通過電話耐心地向當事人解釋。這就是調解工作的日常,每次成功調解的背后,是他們數次甚至數十次的單方溝通。在明確雙方訴求,達成初步調解意向后,涉事雙方才在調解員的牽線下,當面協商,達成共識,避免非公經濟人士重復跑、多次跑。
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工商聯是非公經濟人士的‘娘家’,我們匯聚市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工商聯三方合力,讓非公經濟人士‘來娘家談家事’,化干戈為玉帛,更能顧及經濟糾紛雙方的臉面與尊嚴,消除不必要的誤會,有利于合情合理化解糾紛,還能促成雙方繼續合作。”
自設立調解工作室以來,15名調解員共受理案件500余件,化解率達55%以上。與市人民檢察院聯建臨海市人民檢察院服務護航民營企業聯絡室,為19位涉案企業家提供法治幫扶,以更大的作為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營造安商重商環境、助力“雙招雙引”、助推“雙百”行動……臨海市統一戰線積極探索“統戰+”模式,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讓統戰工作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頻共振、雙軌聯動。
——聚焦民營經濟統戰這一重點。深入實施民營經濟統戰“五個一百”和“三服務”活動,收集問題建議60多條。打造“親企通”協同助企一站式數字化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線上加線下服務,助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出臺全國首個清廉民企建設團體標準——《清廉民營企業建設通用要求》,在全市564家規模上民營企業全面鋪開清廉民企建設工作。強化商會黨建工作,指導“四好商會”創建及5家商會黨支部換屆,實現鎮(街道)商會黨組織全覆蓋。認真實施“青藍接力”工程,加強市新生代企業家的培養。
——聚焦新鄉賢統戰這一亮點。落實“兩進兩回”長效機制,持續開展“我的村莊(家鄉)我的夢”主題系列活動,統籌推進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六大行動”,累計引進新鄉賢回歸項目15個。系統部署新鄉賢助力社會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實現市、鎮(街道)兩級新鄉賢調解室、新鄉賢調解服務團全覆蓋,聘請市級新鄉賢助調員19名,鎮(街道)新鄉賢助調員144名,幫助調處各類社會矛盾1527起,參與積案化解577起。加強鎮(街道)鄉賢(聯誼)會規范化建設,積極培育新鄉賢工作典型,省委統戰部與浙江衛視合作的《和合天下》欄目錄播我市知名新鄉賢婁華龍故事,新鄉賢詹耀良被評選為浙江“最美鄉賢”。
助推共同富裕匯聚同心力量
“以前,全靠我老公一個人在外打工,收入有好有差,不穩定。后來,市委統戰部開展結對助富活動,給村里捐了縫紉機,在家門口開了一個加工廠。聽說這個消息,我就趕緊去報名了。現在,我自己也可以做工賺錢,還能照顧老人、小孩,家里收入也高了。”永豐鎮鳳凰橋村,農戶蔡金飛踩著縫紉機,喜不勝收。
一家小小的來料加工坊,短短幾個月,幫助35名附近村民實現“家門口”再就業,還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余元,提振了村民共富信心,為西部鄉村提供示范樣板。而這,只是全市統一戰線助力共同富裕的一個縮影。回眸2021年,市統一戰線打好服務發展組合拳,凝心聚力繪好“共富”同心圓。
——統籌謀劃,吹響“共富”新號角。實施市統一戰線同心助力共同富裕“1513”工程,開展“民營經濟人士創富”“新鄉賢帶富”“港澳臺僑人士助富”“黨派社團幫富”“民族齊富”五大行動。舉辦統一戰線同心助力共同富裕啟動儀式,確定首批2個民營經濟人士創富基地,全市近百個統戰組織(團體)與58個行政村實現結對,臨海農商銀行在全市率先冠名成立1000萬元的“臨海市統一戰線同心助力共富基金”。在各鎮(街道)鄉賢教育(慈善)基金基礎上,積極引導、創設新鄉賢帶富基金,規模超過2.5億元,助力鄉村振興同行共富路。積極引進產業帶富和智力幫富項目,帶動詹耀良等一批統戰成員項目回歸、資金回歸,助力全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
——賡續創新,拓寬“共富”新路徑。市級民主黨派積極主動作為,在履職盡責中發揮優勢,議“共富”、促“共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圍繞看病就醫、教育幫扶,持續開展送醫療下鄉、專家校園行等系列活動。市工商聯發起共富倡議,30家異地商會紛紛響應,共助銷2萬多箱楊梅、2萬多箱柑橘、2000多公斤茶葉;市統戰社團與村集體開展農產品合作銷售,通過“同心”聯合服務基地,幫助方家岙村等銷售當地特色農產品,僅水果就提高該村集體經濟2萬元;加快推進與溫州蒼南結對民族村的交流合作,積極助力“民族齊富”。
——同頻共振,構建“共富”新聯盟。市統一戰線發揮新鄉賢與異地商會的特殊作用,創建共富聯合體,做大共富蛋糕。促成羊巖山茶場與深圳華強集團聯合成立臺州市昆毅茶葉有限公司,和宜塘一村、宜塘二村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總投資約1億元,涉及土地流轉2000多畝,建成后將惠及該區域3200余人。臺州市工商聯主席企業華海藥業促成臨海市海鼎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與大山郭村合作,成立水果專業合作社,探索出“公司+基地+產業”的富民強村模式,破解大山郭村農產品銷路不暢問題,幫助農民增收。臨海市工商聯主席企業偉星集團在尤溪鎮發揮生態產業引領作用,吸引紡織、塑料、機車、包裝等配套企業落戶,不僅發展了區域經濟,更提供就業崗位,增加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堅持團結聯合共促和諧穩定
2021年,市委統戰部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著力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匯聚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磅礴力量。
——激發黨派活力,推動多黨合作效能。完善多黨合作工作機制,推動市四套領導班子與民主黨派談心交友等一系列制度落地生根;定期召開市委統戰部與民主黨派季度工作例會,按計劃召開政黨雙月協商以及市級部門統戰工作座談會;以“四個一”的標準扎實推進民主黨派基層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黨外干部“育管愛”工程,開展黨外中青年干部培訓班,更新完善黨外中青年干部信息庫。
——加強對外交流,完善大僑務工作格局。2021年,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先后創成浙江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進一步加強了海外文化宣傳,講述臨海好故事,傳遞臨海好聲音。依托臨海中華文化學院,舉辦首期海外僑領及僑界人士培訓班。推進市、鎮(街道)兩級僑家小院陣地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活動,開展“海歸萌初心”報國分享會暨留學生創業創新論壇。進一步規范“三僑生”認定等事項流程標準,優化涉僑行政服務,依法提高護僑水平。
——筑牢共同體意識,探索和合治理模式。深化“石榴籽”工程,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持續開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規“六進”活動,培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鎮(街道)、示范單位,臨海市海商職業技術學校被浙江省民宗委確定為第四批省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重點培育單位。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推進宗教領域“四治四提升”專項工作以及“五進五優五星”平安宗教活動場所創建,提升宗教事務法治化管理水平和隊伍建設,切實維護宗教領域和諧穩定。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新的一年,我市統一戰線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論述為主線,圍繞“強基礎、防風險、促變革”的總目標,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