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城街道辦事處城建辦工作人員來到府城村老朱師傅家,再次上門為他做政策宣講。在工作人員的不斷努力下,也在其他拆遷戶的思想動員下,老朱師傅終于拿起筆在征遷協議書上簽了字。至此,古城街道城防二期征遷工作全部完成。
府城村地處靈江右岸,與臺州府城景區隔岸相望,集體經濟薄弱,村容村貌敝陋,且阻斷靈江大道東西貫通。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和府城景區的改造提升,兩岸風貌落差日益拉大。加上缺少水利防洪設施,右岸土地長年遭受江水侵蝕,危及村民房屋安全。為建設共富高地,平衡城區發展,2012年,我市啟動城防二期工程建設,完善靈江右岸防洪水利設施,保障村民生命財產安全;貫通靈江大道,促進靈江右岸連片發展;啟動府城村城中村改造,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古城街道辦事處負責工程項目中54戶村民的土地征收工作,由于所涉村子情況復雜,該項工作一直未有進展。近兩年,古城街道緊扣“平”字訣,全面突破擱置10年的城防二期征遷工作。
公開促公“平”
2020年,古城街道黨工委專門組建了城防二期建設指揮部,用一年時間對之前已經簽訂的協議進行審查,按照現有政策予以修正,逐戶重簽。同時,召開征遷戶大會,對各戶人口房屋審核情況予以公開公示。當年,共完成38戶協議重簽,并落實安置房分配。2021年底,市委市政府“百日破百難”沖鋒號吹響,古城街道發力攻堅,抓住年關有利時機,逐一入戶解釋政策,遺留10年的府城村19戶集體土地房屋拆遷協議全部簽訂。
細活保“平”穩
征遷不僅要兼顧公共利益與個人私利,還要注重戶內平衡。常言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征遷戶成分復雜,有離婚再婚者的份額分配、有外嫁姊妹份額分配、分戶子女份額分配等,這些家務事處置稍有不當,就會引來無盡的糾紛。為將矛盾就地化解,保證征遷工作又快又好平穩完成,古城街道派專人入駐村內辦公,就近服務,盡全力平衡戶內成員訴求,消弭了部分戶主家庭內的矛盾,確保了社會面平安穩定。
壓擔提水“平”
在此次征遷工作中,古城街道大力培養青年干部的實戰能力,將青年干部送到一線壓擔子,大擺擂臺以實干實績論英才,提倡青年干部主動拜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干部做師傅,“師徒”組團上陣。同時安排適當的榮譽表彰名額專供城防二期征遷團隊,排出進度表,根據干部工作實績予以表彰,充分激發老干部“傳幫帶”的示范熱情和青年干部比學趕超的干事激情。經過城防二期征遷工作,干部隊伍水平大幅提升,形成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