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提出,要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建設網絡強省、數字浙江、智慧社會,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強化政務數據的整合、開放、共享。推進數字化背景下機關事務提質增效,不僅關系到政府穩定、可持續發展,還會促進機關的良性運轉,推動社會生產穩步向前,是新時代機關事務創新發展的新實踐。
一、臨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基本情況
臨海市機關事務中心成立于1998年,全面負責市級機關事務的管理服務保障工作,指導市現代服務業指導中心、機關印刷廠、機關幼兒園等下屬單位的工作,協助做好全市黨政機關資產、辦公用房、公務用車、公共機構節能監督等管理工作。目前,中心共有職工205人,下設7個科室和4個下屬單位。
為加強市政府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中心聚焦服務品質提升,以“互聯網+后勤”為突破口,努力建設智慧后勤,形成“手機綜合預約、后臺分類受理、窗口統一辦理”的服務新模式,實現機關事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一是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對接臺州內跑服務平臺,集成各項后勤服務,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目前已推出基建維修申報、會議預約、“一卡通”通行、資產管理等8個應用功能。二是推行“公務出行一張網”平臺,打通數據壁壘,用車單位在電腦或手機端提交用車申請,通過審核后,由平臺落實車輛保障,建立一處受理、全程服務的全省“公務出行一張網”運行機制。自去年9月開始實行以來,共完成3372單,服務10116人次。三是建立智能安防綜合管理平臺,包含市行政中心智能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管理系統、智慧消防系統、智能巡更系統等,在行政中心區域全面設置監控點位、人臉識別攝像機、消防報警點位,并將行政中心安防數據與公安共享,全面提升區域安全管控能力。四是開通省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費統計平臺,接入全市400多家公共機構,對水、電等消耗進行監測。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臨海市機關事務中心工作以提質增效為根本遵循,機構職能、管理水平等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在思維意識、人員素質、使命擔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差距。
(一)思維意識更新需要進一步加快。一直以來,由于角色制約、職能有限和系統封閉,部分干部職工工作思維固化、理念落后、方法陳舊、效率低下,缺乏主動改革創新的勇氣和能力。
(二)人員業務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機關事務中心干部隊伍結構青黃不接的現象比較嚴重,中堅力量偏少,直接影響服務質量。
(三)智慧后勤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是推進速度不夠快,二是推進力度不夠大,三是部門間數據共享不夠暢通。
三、對策與建議
針對數字化背景下機關事務管理的提質增效,既要借助其他部門的先進理念和實踐經驗,也要立足于機關事務工作實際,更新思維優服務,提質增效促發展,善用新興技術,注重數據共享開放,實現掌上辦事和移動辦公,從而推動機關事務數字化轉型平穩、快速、安全的發展。
(一)轉變思維理念,鑄機關事務治理之“擎”。一是強素質。繼續實施“素質與能力提升工程”,以學習為根本、制度為保證、活動為載體,建立與機關事務發展相匹配的內練外訓工作機制,努力打造一支站位高、素質強、業務精、作風硬的新型機關事務管理隊伍。二是強管理。打破“大而全”的傳統管理模式,讓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從“劃槳”向“掌舵”轉變,由服務的生產者變為服務委托者、制度設計者、經費支付者、監督管理者。三是強服務。對標高質量發展理念和高質量服務需要,借助數字化改革的東風,進一步延伸服務職能,處理好有限服務資源與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之間的矛盾,既科學合理配置服務保障資源,又高水平地提升服務質量。
(二)注重精致高效,繪機關事務治理之“景”。一要加強頂層設計。參照各地各部門優秀經驗,統一標準,建立起一套統一的機關事務數字化轉型標準規范體系,包括統一的數據標準、統一的硬件接口標準、統一的平臺運行標準和統一的保密安全配置標準等,逐步固化機關事務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和工作目標。二要注重細節管理。在體現節約原則的同時,更好注重服務細節,按服務對象的立場去換位思考、解決問題,提供個性鮮明、有特色、針對性強的服務,力爭在餐飲服務、會務服務、公車服務、幼教服務、物業服務等方面,彰顯特色服務,精細服務。三要創新管理模式。在更新組織結構的基礎上,將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分開,承擔管理職能的部門做好管理工作,承擔服務工作的部門提高服務質量,必要時或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讓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參與進來。
(三)搭建數字平臺,鋪機關事務治理之“徑”。要聚焦機關事務管理數字化轉型和部門間“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互聯網+后勤”為突破口,建設智慧后勤綜合應用系統,集成機關服務、事務申請等后勤服務應用插件,不斷擴大網上掌上辦事范圍及服務功能,加強省、市、縣三級之間的互聯互通,積極拓展服務項目,把現有應用擴展到“浙政釘”,進一步擴大網上、掌上辦事的范圍和服務,實現“一機在手,繁事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