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發展之路,功以才成;環視中外迭代興衰,業由才廣。萬馬奔騰的新時代里,上到綜合國力競爭,下至區域跨越前進,人才始終是創業干事主戰場上的“主力軍”。
當前,我市正處于建設“歷史名城、制造強市、共富高地”的關鍵節點。掌握了人才“密碼”,也就意味著破譯了“通關升級”前的重重關卡。然聚四海之氣,并非一蹴而就;育一方之才,仍需不斷努力。
拋出“橄欖枝”,堅定人才“扎根底氣”。不拒萬流,方成江海。對人才的渴望,是新形勢下各地共同的呼聲。如何讓人才在眾多選擇中,投臨海以青眼?答案不言而喻,無外乎“百分百”的誠意與“實打實”的舉措。各部門要敞開大門,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引才政策,圍繞自身短板,引來人才“活水”,讓“高精尖”人才齊聚高端領域,讓“技能型”人才投身鄉村振興浪潮。同時,也要用心配套留才政策,破除工作上的“卡扣”,做好他們生活的保障工作,讓人才走進來、留得住。
打通“養成路”,助推人才“破圈出道”。人才不斷,事業永新。做好人才文章,既要將目光“投向遠方”,也要將目光“落在身邊”。如果說,向外招引人才是應時之舉,那么培育人才隊伍則是長久的“功課”。青年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人才雁陣里冉冉升起的新星。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鼓勵青年人志存高遠,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行。同時,也要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升級方向,加快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元培育網絡,讓青年力量迅速成長、“破圈出道”,成為德才兼備的發展“排頭兵”。
列好“布陣圖”,釋放人才“倍增效應”。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奔跑在全新的趕考路上,讓人才各歸其所、各盡其用,是一舉奪魁的制勝法寶!皻v史名城、制造強市、共富高地”,是臨海向未來、謀發展定下的“作戰圖”。要堅持“量才而用、任人唯賢”原則,讓人才深入一線,以項目為試金石,用攻堅鑄鐵軍;更要把創業創新平臺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激發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事創業熱情,讓人才彰顯“舍我其誰擔重任”的勇毅,達到“一批人才帶動一個產業、一支隊伍盤活一方資源”的效應。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以人才成就事業,讓事業激勵人才。在發展藍圖向“最美風景”轉換的偉大征途中,人才無疑是那抹最令人驚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