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省內及周邊省份疫情形勢平穩,讓一度停擺的鄉村旅游業也隨之回暖。在嚴格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前提下,我市農家樂和民宿經營者們各出其招、苦練內功、拓寬客源,轉變經營思路,從“各自為戰”轉為“抱團發展”,進一步集聚發展新動能。
近日,雨停初歇,位于邵家渡街道的“欣榮小院”民宿里,柳欣欣忙著在院子里打掃整理,修剪花草。她還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制成小視頻,發到抖音號上。柳欣欣經營的欣榮小院共有13個房間28張床位,去年同期的入住率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受疫情影響,生意一度停止。雖然沒了客人,但她也沒閑著,學著把自己拾掇的小院和周邊的美景都拍下來發到網上,沒想到反響還不錯。
“雖然許多客人過不來,但在網上可以看到我家院子,這樣也能增加印象分!绷佬佬χf,隨著旅游市場的復蘇,最近不少游客從黃巖、椒江、玉環等地過來,小院入住率回升到了百分之三四十。
看到勝利曙光的還有庭院農家樂,負責人吳錦地告訴記者,他家共有73個房間,146個床位,以往入住率約90%,其中70%的客源來自上海。今年的上海疫情讓農家樂的住宿基本停止,他家的農家樂只能靠餐飲維系,收入勉強維持日常支出。
“太難了,我們好不容易開拓的上海市場全面癱瘓。到5月中旬,農家樂住宿的入住率基本為零。”想起這幾個月的慘淡經營,吳錦地不住地搖頭。
如坐針氈的吳錦地開始另辟蹊徑,他招了3名員工進行網上宣傳,開拓新客源,在學生夏令營和企業團建上下功夫。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良好的聲譽,農家樂經營有了不錯的起色!澳壳拔覀7月份的單子已基本滿了,8月份的單子也接了一半左右!眳清\地笑著說。
線上引流、苦練內功,我市不少民宿和農家樂經營逐漸有了起色。為進一步激活旅游市場,提升鄉村旅游檔次,6月14日,市農業農村局舉辦培訓班,將近百名農家樂和民宿負責人召集一起,就接下來如何提質升級、拓展市場進行學習討論,為大家理清思路、打氣鼓勁。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人到半山,唯勇者勝。拓寬發展路徑,不能只練內功、單打獨斗,還需內外皆修、協同發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農家樂176家,可接待床位數1983張,餐位數11457個,建成民宿型農家樂特色村9個,涌現了山居生活、草宿、云頂山莊等一批精品民宿。
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我市計劃將各地的特色農樂家和民宿分塊分類進行包裝推薦,從“各自為戰”轉為“抱團發展”,串珠成鏈,釋放組合效應,實現組團作戰、資源共享、市場共拓。
“我們農家樂協會計劃根據各地特色推出旅游線路,比如東面的小芝、桃渚,南面的沿江、尤溪,西北面的括蒼、白水洋等,將大家的優勢集成起來,帶動消費,促進鄉村旅游發展復蘇!笔修r家樂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才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