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1日是我國第18個航海日。7月10日下午,市博物館在盧樂群藝術館舉辦“中國航海日”主題活動,讓前來參加活動的10余組家庭領略中國航海的魅力。
“小朋友們,你們有誰知道有關航海的故事?老師這里就有一個,600余年前,中國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拉開了人類走向遠洋的序幕……”活動現場,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向小朋友們介紹了中國航海日的由來及航海的意義,又通過講解鄭和下西洋的故事,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航海歷史。
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還結合圖片淺談了中國造船的歷史。從8000多年前的跨湖橋獨木舟到1866年中國第一艘蒸汽輪船“黃鵠號”,再到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翻開中國航海史卷,無一不體現出國強洋興的大國責任。
在知識科普結束后,工作人員拿出遼寧艦模型,讓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共同制作船模。一部分人選擇看老師示范,另一部分人則自己研究說明書,每一組都沉浸在自己的船模世界里。經過一小時的拼裝,大家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從小就很喜歡海洋,今天學到很多航海歷史知識,也第一次做遼寧艦模型,心情有點小激動。我一定要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以后造出比遼寧艦還要厲害的航空母艦。”小朋友汪子洋興奮地說道。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不僅向孩子們宣傳普及了航海知識,同時引導大家進一步認識海洋、熱愛航海,培植航海文化,弘揚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海納百川、善于學習的航海精神。”市博物館講解員尹商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