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內的工藝產品。 楊 輝攝
臨海紫陽街歷史文化街區的發展改變著原住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臨海的傳統產品、小吃也逐漸演變成產業符號,流傳百年的傳統老手藝更是在旅游的大潮中重煥新生。
傳統業態的保留,新業態的植入,既保證了2.8萬原住民的生活,也讓這個千年古街區打開“對外開放窗口”。
繪就當代“清明上河圖”
得益于古城的復興,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游客量三年實現翻番,沿街商鋪營業收入更是翻了幾倍。截至目前,紫陽街商圈共有店鋪1100多家,入駐品牌110個,其中有不少經營戶都是紫陽街原住民。
今年73歲的林池勝是土生土長的紫陽街人,經營著一家賣花小鋪。賣花小鋪隨著紫陽街更迭,變成了“林阿公的百寶箱”,木玩具、套娃、竹蜻蜓……叫得出名字的小玩意兒都有。
和林阿公一樣,還有泥人阿婆羅素英。羅阿婆捏的泥人小鳥、猴子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羅阿婆告訴記者,自己就住在樓上,每天吃完早飯就下來擺攤,到晚上8點左右收攤!耙惶於嗟脑捒梢再u四五十個,少的話也有十幾二十個,一個是10元、15元!绷_阿婆樂呵呵地說,雖然賺得不多,也夠自己生活了。
去年,紫陽街共接待游客超700萬人次。旅游業的發展也為傳統小吃帶來了高頻客流。
海苔餅、草糊、蛋清羊尾、麥蝦等本地小吃受到外來游客的一致好評。
18R、ZC等主題咖啡店更是結合臨海當地傳統小吃,推出蛋清羊尾拿鐵、甜羹拿鐵、草糊拿鐵等一系列創新時尚飲品,奇妙的組合碰撞摩擦出化學反應,吸引了不少咖啡愛好者前來“嘗鮮”。
“王天順”海苔餅第四代傳人王雄一邊打包著即將寄往杭州的200個海苔餅,一邊和記者閑聊:“你別看現在生意好,那是人多。之前街上人少,你做得再好吃,沒人買,也賺不來錢!边@幾年,王雄帶著家里的親戚們,每天忙得連軸轉。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做近一萬來個海苔餅。
如今的紫陽街,再現了商鋪林立、人流如織的盛大光景。
歷史與活態傳承融合
穿過古老的興善門,紫陽街上,古跡林立,散落著許多文物點和歷史建筑。
伴隨著景區的有機更迭,傳統文化也在推陳出新。臨海實施“百年老店恢復行動”,將非遺項目、傳統手藝拉回大眾視野。目前,已恢復百年老店10余家、傳統店鋪60余家。
“我們這家店已經有160年了,我在這個街上也生活了68年!眲撧k于清咸豐十一年的永利木桿秤第五代傳人蔡雪貞,對紫陽街有著特殊的情感。
其實,現在真正需要用到木桿秤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不少人會購買其當做工藝品或者婚禮的伴手禮!坝慰蛡兺O聛砜次抑谱鳁U秤,聽我講解工藝,大家都喜歡我的手藝!辈萄┴懻f。
紫陽街上,像永利木桿秤店這樣的百年老店還有很多,傳承了600多年的臨海張家剪紙,經營了200多年的方一仁中藥店,有上百年歷史的鄭錦文篆刻店……一磚一瓦都在訴說著古城的歷史與滄桑。
為此,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建起15家主題博物館、12家非遺展示館,并設計出一系列創新傳承:省級非遺“臨海剪紙”80后傳承人楊雨瀟定期給古城居民、中外學者授課;嶺根草編傳承人鄭仙紅推陳出新,手編的新潮包袋成為游客們追捧的“藝術品”……
接下來,臨海將繼續推進十傘巷區塊文化展示區項目,通過改造、重塑街區,形成文化展示、休閑娛樂、院落民宿三大功能區域,打造承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文化薈萃園,成為具有“文化古韻、巷院風情”的臨海旅游驛站。
前與后,新與舊,映照出獨特而奇妙的城市氣韻。
傳統與新興產業并進
幾年前的紫陽街,兩間房子年租金4萬元,如今的兩間房子年租金16萬元,仍一房難求。紫陽街吸引了越來越多來自上海、江蘇、杭州等地的年輕人前來“淘金”。
來自山西的王偉辦起“五月工坊”,線下集合了一批好玩有趣的年輕人,有五月咖啡館、重逢之島精釀小酒館、正負片膠片相機店、長楽子設計工作室及白搭民宿空間,成了五月小型文創園;天臺姑娘謝然羽在三撫基巷開起再望書苑,頂樓露天小劇場成了脫口秀開放麥活動的根據地……
在古城墻腳下的“三撫一宅”民宿,是鄭羽良帶著北京的團隊改建的。
北京八達嶺下的“長城公社”是鄭羽良心里的“執念”。2017年第一次看到位于江南長城腳下的三撫基時,他便決定要在這里開一家民宿。在他看來,山里的民宿和海邊的民宿都是可以復制的,只有城墻下的民宿不能復制!澳阍僖舱也坏狡渌拈L城了!
將本地特色融入新潮業態的過程中,也有越來越多的在外臨海人選擇回到家鄉,投入自己的熱情。
毗鄰紫陽街,依托老房子改建高端民宿城建壹號,創始人馬志宇是一名臨海籍導演,“故鄉是我難以割舍的情懷,這家民宿也融入了我熱愛的影視文化。”馬志宇說,他希望把民宿作為影視文化的交流平臺,利用自己的資源為這座小城帶來更多活力。
一邊裝載著歷史的煙火氣,一邊沸騰著新鮮的現代業態因子!袄辖中聵I態”,這是近年來紫陽街常見的模樣。
近年來,臨海循著“外引”和“內育”兩條路徑,利用原有資源創新產品和業態,陸續推出扶持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業態發展實施辦法,出臺一系列補助政策,讓新型業態和傳統店鋪均能在此安家落戶。
概念書店、文創中心、特色咖啡館、主題民宿等一批新型業態,還有星巴克、新榮記、瑞幸等連鎖品牌都相繼入駐景區。
據統計,近兩年景區新增各類文旅業態200多家,年均營業額從2.5億元增加到3.3億元。其中,60%是經濟業態,其中25%為傳統文化店鋪,35%是新引進的年輕業態。
“古城復興是個大課題,古城要新,就得有活力。開發新業態、引入年輕人是古城活化的發力點之一!迸R海市文旅部門負責人說,形神具備的千年古城,不是西方的舶來品,而是和當地文化的結合。
(原載8月14日《臺州日報》第一版作者:陳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