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我市“府城老鄰舍”老年食堂工作人員正精心為老人準備菜肴。 吳玲娜攝
近日,我市“府城·老鄰舍”首期工程3家老年食堂落成并投入使用,解決了當地社區老人“吃飯難”問題,惠及周邊老人9200余人,獲得了一致好評。
我市有老年人26.7萬人,占臨海全市人口數量的22.25%。面對老齡化問題,市社發集團積極參與我市“一老一小”優質服務提升行動,從老年群體的實際需求出發,探索“黨建+”養老服務新模式,通過建好“一個陣地”,配備“兩支隊伍”,做優“三大服務”,以“黨建紅”托舉幸福“夕陽紅”,全力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黨建立心,“一個陣地”守初心
為方便老人就餐,市社發集團黨委高度重視選址工作,前期經過多方調研、考量,才確定“府城·老鄰舍”首期工程3家老年食堂分別為紫陽店、泉井洋店和大洋配送中心。因為這3家店周邊大多是老舊小區,集聚了眾多的臨海老市民,選址于此能盡最大限度地讓老人享受“15分鐘養老服務圈”。
在滿足廣大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同時,市社發集團不斷拓展“食堂+”功能,將老年食堂打造成為老年人新的社交平臺,定期舉辦曲藝、舞蹈、書法、繪畫、象棋等文娛節目,極大地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營造了和諧、溫情的鄰里氛圍。同時,全力打造以醫養為主體,兼具娛樂、休閑、康復、保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化養老服務平臺。
黨建強基,“兩支隊伍”筑堡壘
市社發集團堅持黨建引領,組建“紅色服務隊”,組織集團內的黨員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為就餐老人提供免費送餐、助餐守護、糾紛調解、臨時救助等服務。
同時,市社發集團黨委組建“紅色宣講隊”,發動熱情高、有特長的黨員和專業人士擔任宣講員,通過為老年人播放紅色影片,聆聽老黨員、老戰士講紅色故事,將老年食堂打造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宣傳主陣地,讓老有所學得到有效延伸。
黨建鑄魂,“三大服務”樹品牌
“府城·老鄰舍”系列老年食堂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為根本著力點、以“適老化”“智慧化”“安全化”為重要抓手,著力打造全域化、智慧化、暖心化的“府城·老鄰舍”康養品牌。
“適老化”設計,打造老年人的“專屬”食堂。餐廳內擺設溫馨懷舊的老式家具,室內座椅、沙發均嚴格按照人體工學進行設計,環境暖心舒適。同時,邀請營養師設計低糖、低鹽、低油的“適老化美食”,做到菜品種類多樣、口味清淡,有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科技賦能,打造“智慧化”食府。在全市首創市民卡支付功能,以“刷臉”為人體驗證,以“手機碼”為數字驗證,實現全市助餐“卡、碼、臉”三驗通用結算。顧客只要將菜品放置于智能結算臺,結算臺就能進行自動識別,快速完成結算,自動發放補貼。
接下來,智能結算臺還將運用數字化手段分析每道菜品的卡路里和營養,讓老年人在結賬的同時迅速了解食品營養結構。建立、存儲老年人健康檔案,結算臺通過人臉識別能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在需要時替老人秒選“定制菜單”。
“安全化”保障,確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市社發集團黨委高度重視食品原材料的品控,搭建自營供應鏈體系,定點供應每日食材,從源頭到進口全程把關,為老人帶來舌尖享受的同時,也為老人健康保駕護航。
下一步,市社發集團會將“府城·老鄰舍”老年食堂作為紅色主陣地,繼續發揮好老年食堂作為基層黨組織與社區群眾的橋梁作用,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切實改善老人用餐體驗,多措并舉為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幸福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