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扎實推進丘陵山區適用小型農業機械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11月29日至30日,省農業農村廳在我市召開全省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現場推進會。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省畜牧農機發展中心主任陳良偉,臺州市副市長李昌明,臨海市委副書記陳榮世,臨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宋江涌出席會議,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宋建武以視頻形式出席會議。
王通林在會上指出,2021年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農業“雙強”行動以來,全省聚焦供需兩端、制造應用兩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出農業機械化組合拳。2021年,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74.9%,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4.9%。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加速推進,全省農業發展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推進機械強農,應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立足全省資源稟賦和農機裝備發展新階段,系統把握發展方向、理清短板弱項,做到既順勢而為、又乘勢而上。
王通林要求,要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對標農業高質量發展“五大重塑”的目標路徑,以先導區建設為牽引,以機械化與農田建設、農藝制度、農業經營、數字技術相融合為主線,以農機裝備補短板、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智慧農業發展為突破,以研發制造、試驗示范、推廣應用為重點,以需求端、供給端、推廣端、服務端“四端協同”為主攻方向,大力探索構建跨省聯動、部門協作、企業主體、用戶至上的研制和推廣應用機制,持續推進農業機械化全面全程和高質量發展。到2027年,實現全省農作物和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84%、91%以上,其中丘陵山區縣農作物和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要分別達到80%、90%以上。
王通林強調,各地要對標對表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先行先試、開拓創新,不斷開創機械強農新局面,持續擦亮浙江高效生態農業金名片,奮力為農業強國貢獻浙江力量。
省農業農村廳以及各市、丘陵山區縣(市、區)農業農村局、其他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的代表參加會議。會上,金華市、衢州市、杭州市臨安區、安吉縣、臨海市、龍泉市6家單位作典型經驗介紹。
11月29日下午,與會代表還考察了邵家渡石年村水稻產業梯田、東海爆橘馬里岙基地、臨海市柑橘產后服務中心、臨海市惠豐糧食蔬菜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