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s4qkg"></strike>
  • <bdo id="s4qkg"></bdo>
  • <option id="s4qkg"></option>
    <nav id="s4qkg"><acronym id="s4qkg"></acronym></nav>
    
    
  • <td id="s4qkg"><em id="s4qkg"></em></td>
    萬年歷
    您當前的位置 : 臨海新聞網 >> 人文 >> 歷史風情
    字號:    [打印]

    孫吳遣將規夷洲

    作者:盧如平  來源:臨海新聞網  時間:2022年12月02日

      臺灣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夷洲”是臺灣的古稱。

      孫吳衛溫大軍遠規夷洲,在夷洲(臺灣)行使國家權力。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993年9月1日發表的《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說:“距今1700多年以前,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異物志》等對此就有所著述,它是世界上記述臺灣最早的文字。”該書是孫吳臨海郡的地方志,也是臺州最早的方志,《隋書經籍志》錄于史部地理類。

      今天的臺灣島是中國第一大島,位于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其西與福建省僅一水之隔。遠古時代,臺灣與大陸相連,后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臺灣島。

      歷史上對臺灣的稱呼幾經變化,《尚書禹貢》稱“島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徐福上書中所稱海上三神山的“瀛洲”即臺灣,漢朝稱臺灣為“東鳀”“夷洲”,隋、唐、宋、元稱臺灣為“流求”或“琉球”,明初稱臺灣為“東番”,“臺灣”這一名稱出現在明朝后期,至今約400年左右。

      臺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連橫說:“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于今是賴。……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臺灣通史自序》)

      中國封建王朝經營臺灣,在臺灣行使國家權力,有文獻記載最早是在公元230年,《臨海水土志》外,《三國志吳書》中的《吳主傳》《陸遜傳》《賀全呂周鐘離傳》和《資治通鑒》第71至72卷都有記載。孫吳大帝黃龍二年(230)正月,孫權因保境拓疆之需,“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雖然廷議時,重臣陸遜、全琮皆諫,但雄才大略的孫權還是決定“遠規夷洲,以定大事”,即鞏固和發展吳國的統治地區。衛溫大軍臺灣之行歷時一年,最后因水土不服,疾病流行,“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但得夷洲數千人還”“衛溫、諸葛直皆以違詔無功,下獄誅”。衛溫大軍遠規夷洲,從孫權“欲俘其民以益眾”“開疆拓土以壯大經濟、軍事實力”的目的來看,是一次得不償失的軍事行動,對衛溫、諸葛直來說則是悲劇。但從政治層面來分析,其歷史意義是十分深遠的,這是我國歷史上大陸與臺灣之間第一次有記錄的大規模交往,也是我國第一次以政府名義出航臺灣,在邊遠地區開疆拓土,并在臺灣行使國家權力。

      臺灣學者李天鳴在《中國疆域的變遷》一書中明確指出“夷洲就是臺灣,這是中國經營臺灣的開始。”臺灣省文史委員會編的《臺灣史》亦強調:“以會稽之方位而言,其近海大島,所謂夷洲,似除臺灣莫屬。”上世紀初,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考古學者在臺北新店溪古亭莊河畔(現為古亭河濱公園)進行考古作業時,挖掘到4塊古磚,由松延英雄先生于1924年7月2日寄贈臺北博物館。連橫作于1933年前后的《雅言》云:“三十年前臺北新店溪畔,有人掘地,得古磚數塊;現藏臺北博物館,磚色黝而堅,重三斤許,長尺有三寸,寬五寸,厚二寸,底有紋,與《吳中金石錄》所載赤烏磚相似;豈吳人之所遺歟?”“吳人之來也,當由淡水溯江而上至于新店(溪)流域,筑壘駐兵,以鎮蠻族;故有此磚。”從考古角度佐證了此次軍事行動。林惠祥先生在《中國古書所載臺灣及其番族之沿革略考》一書中明確指出“夷洲之方向、地勢、氣候、風俗與臺灣極相似,舍臺灣外無所指。且近時日本人曾在臺北發現指掌印之古磚,推其時代即屬三國,故夷洲之為臺灣絕無疑義”。張崇根先生在《三國孫吳經營臺灣考》一文中亦明確指出:“從臺灣高山族社會發展的情況看,不要說當時(指三國時期),即便到了明清時期,他們的房屋建筑主要仍是用竹、土、草、木,無需磚一類的材料。顯然在臺灣與大陸的交換中是用不上磚這類商品的。”聯系吳國在新控地盤一貫增設郡縣,筑城據守的做法,“我們可以推斷孫吳軍隊帶了磚到夷洲去,其目的是為了在那里筑城置守”。這4塊現藏臺灣“國立博物館”古磚,是衛溫遠航臺灣的重要實物佐證。

      關于衛溫大軍始發地,毫無異議是吳都建業(今南京),關于出海口,學者們普遍認定是章安(今浙江省臺州市)。早在漢代,會稽郡東部都尉即遷入章安,三國初期,東部都尉則一直在章安,至公元257年,以會稽郡東部(都尉)置臨海郡。而臨海郡以南,今福建的大片土地尚未建郡,遲至孫吳景帝永安三年(260)才于西部山區設置建安郡,而沿海的今泉州、廈門、漳州一帶尚未開發,亦還處于荒蠻之地,故章安時為孫吳最南端的地域政治中心和軍事重鎮,也是向南拓展的橋頭堡。三國時期交通條件還極為落后,大山往往是天然的屏障,大河是天塹,沿海地區水路交通成為主要形式。吳國的造船技術在三國處領先地位,《南洲異物志》載,“大者長二十余丈,高去水面三二丈,望去如閣道,載六七百人,貨萬斛。”而《水經注》載,大船能載3000人。章安的靈江兩岸有多個造船基地,擁有章安湖這個理想的水軍屯駐地,而原章安地,時屬永寧縣,但仍歸東部都尉管轄的橫嶼船屯(今溫州平陽縣)是吳國最大的船場。章安港是我國東南沿海最先崛起的古港,是北起遼東,南至瓊崖(海南島)的海上航運樞紐。客觀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航運條件和軍事設置決定了衛溫、諸葛直從建業出發,到章安會集水軍出海遠航夷洲(臺灣)。因而在其他州郡方志中鮮見夷洲的介紹,而《臨海水土異物志》及以后的《臨海記》《初學記》直至南宋的《嘉定赤城志》皆以臨海統稱夷洲。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微信公眾號
      臨海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平臺支持·臨海新聞網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刊登廣告 | 聯系方式 | 網站律師
    臨海市新聞網絡中心主辦 | 浙新辦[2006]31號 |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330000800006 | 浙ICP備06040867號 | 法律顧問:浙江全力律師事務所 李宏偉
    臨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聯系方式:電話:0576-89366753 電子郵箱:lhswgb@126.com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另类专区国产在线视频,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strike id="s4qkg"></strike>
  • <bdo id="s4qkg"></bdo>
  • <option id="s4qkg"></option>
    <nav id="s4qkg"><acronym id="s4qkg"></acronym></nav>
    
    
  • <td id="s4qkg"><em id="s4qkg"></em></t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欧美videos喷水|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扒开粉嫩的小缝开始亲吻男女|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91a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 国产99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国产一卡二卡3卡4卡四卡在线 |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色综合中文字幕| 成年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吃女邻居丰满的奶水在线观| 三年片免费高清版|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美女视频网站|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18videosex性加拿大|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18黄网站麻豆| 亚洲天堂电影网|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avwww| 嗯~啊~哦~别~别停~啊老师|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再深点灬舒服灬快h视频|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全部电影|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