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州醫院發熱門診,護士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方永樂攝
12月以來,隨著國家防控政策的放開,全國醫療戰線面對新冠病毒最后的戰役也打響了。
一方面是群眾就醫需求劇增,另一方面是醫護人員因感染大幅減員,面對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疫”,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下屬各院區廣大干部職工上下齊心,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應時應變,全力做好醫療救治工作,分級分類診治,科學把握戰“疫”主動權。
“暫時把家搬到了科室”
“聽說我們要把綜合外科病區改建成隔離病房,科室的姑娘們沒有一句怨言,沒有誰說因為各種原因要退出!”2022年12月25日,臺州醫院本部隔離病房的護士長許麗敏喉嚨嘶啞地說道。
隨著陽性病人的增多,臺州醫院本部和東院區開設了隔離病房,本部開放床位45張、東院區開放床位100張。進入隔離病房的都是核酸檢測陽性且合并各類基礎性疾病或并發癥的患者。因此,這個病區病情復雜,涵蓋了20多個專科的病人。
“38床不轉科,下午可以出院了,但44床需要轉。”12月25日下午,護士楊雅纖在崗位上忙碌著。除了是隔離病房的護士,她還是一位孩子未滿一周歲、處在哺乳期的媽媽。
一聽說科室要改建為隔離病房,楊雅纖沒有二話,把孩子托付給媽媽,叮囑家人一定要做好防護,然后就整理東西搬到了病房居住。因為她知道,新冠病毒傳染性強,進入隔離病房,很難避免不被傳染。為了家人的安全,她需要離開一段時間,也不知道這一離開要多久。
與楊雅纖一樣,隔離病房的護士姐妹們都暫時把家搬到了科室。
醫護人員在堅守,醫院也盡可能關愛醫護人員,做好保障工作。“現在,我們根據實際情況,把一些病區進行了整合,安排護士支援發熱門診、ICU和隔離病房……”護理部主任程鳳敏每天到臨床查看情況,同醫務部一起,要求各病區申報科室病人和醫護人員新冠病毒感染率,統籌調配醫療資源。醫院工會也給各科室陽性的職工送去藥品等物資。
“大家都是連軸轉”
12月24日下午,臺州醫院東院區血透中心,當天40多位尿毒癥病友要在這里完成透析治療。走進血透室,只聽見透析儀“滴滴答答”的聲音,一個護士管著八九個病人,不時穿梭其中,記錄生命體征,觀察病情變化。護士虞玲燕處理完一個病人后,便趴在了治療車上。
“今天是陽了的第五天,有點累,讓你見笑了。”虞玲燕的“寶娟”嗓透露著她的難受。護士長婁麗麗穿著與大家不一樣的黃色防護服忙碌著。“我們13個護士,和我一樣現在還‘陰’著的只有4個了,必須要保存戰斗力。”有著援滬經歷的婁麗麗,在科內大半護士陽了后,把就餐和更衣區分成了陰、陽兩區,每天挎著個小噴壺不停消殺。因為人員減少,目前還核酸陰性的醫護從每周6個班排到了最多11個班,分管的病人數也從5個增加到了八九個。“血透病人的治療不能暫停。這個特殊時期。我們的工作量也沒有減少。因此,大家都是連軸轉,一起度過這艱難的時刻。”婁麗麗說。
在急診科,這幾天急救車出車量翻了一倍,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住在高層沒電梯的,醫生就和司機一起把他們抬下來。護士長陳建萍說,與她所在的急診科黨支部結對的漸凍人明明也出現了氧飽和度下降、腹部腫脹的情況,她和急診科副主任秦杰一起去給明明插了胃腸解壓,現在他感覺舒服多了,氧飽和度也上來了。
陳建萍介紹,目前急診科的醫務人員也陽了一大半,一邊是嚴重的減員,一邊卻是病人量特別是重癥病人量一直增加。但大家一直在堅持,有的上完白班感覺情況還好的,就繼續上夜班。而男護團隊更是給力,一直在連續上夜班。
作為曾經的援鄂醫療隊隊員,東院區16B病區護士長林嬌眼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武漢,我們的任務就是全力救治患者,那時我們都能挺住;而現在每天都有‘戰友’倒下,在排班無法確定的同時還要保證醫療、護理的安全和質量。這段時間大概是我這輩子過得最艱難的時期。”而讓林嬌感動的是,科室的姑娘們都很主動,只要病情稍微有所緩解,便要求上崗,緩解科內壓力。
你們病了,我們在;我們病了,我們依然在!
這個冬天,每個人都不容易,雖然冷,但心存溫暖,我們堅信,冬天必將過去,春天一定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