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數十年如一日扎根三尺講臺,教書育人;作為一名群眾代言人,她牢記為民服務的使命,履行代表職責,擔當作為。她,就是杜橋實驗中學校長吳海英。
初見吳海英,她正給孩子們上一堂關于中國傳統美學的課。課堂上,她結合學生前段時間參與的“墨藝暢想節”,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從傳統文化到東方美學,孩子們暢所欲言,一個個有趣的答案激發出思想的火花。
作為美術教師,吳海英主張發揮孩子的天性,帶他們在課堂上輕松、快樂地實現“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罢n堂上我喜歡和孩子們玩起來,所以我會打破課堂的一些常規界限,讓他們在玩中學知識,在玩中發散思維,在玩中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創新的能力!眳呛S⒄f。
走在校園里,記者發現,隨處可見充滿藝術感和童趣的手繪墻畫。吳海英說這些都是她和孩子們共同創造出來的:“我不是畫家,我只想用手中笨拙的畫筆,為學校、為孩子們做一些事情,讓文化藝術之美點亮他們的生活。”
擔任校長后,吳海英結合學校特點,創造性地以“墨藝”育人理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引領大家健康快樂成長。她把“墨藝文化”由外在設計滲透到內化潤德中,構建向內生長的墨藝課程體系,希望以此培養出胸懷夢想、腳踏實地的學生。
成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后,吳海英在潛心教育事業的同時,不忘肩上的責任與使命。只要有空,她就會去人大代表聯絡站,聽取群眾的意愿和呼聲,了解家長師生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為提好代表建議打下堅實基礎。“一線工作能讓我掌握基層教育實際情況,擔任人大代表則讓我跳出‘一班一!唇逃,從全局角度獲知百姓的心聲和訴求,從而為教育事業發聲,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边@是吳海英作為教育線人大代表的心聲,也是她的鏗鏘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