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蔡建軍參加了政協工業組討論。
討論現場氣氛熱烈,委員們結合自身實際,圍繞臨海經濟發展、企業轉型升級等方方面面,談感受、提建議,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蔡建軍仔細聆聽、認真記錄,不時與委員們互動交流。
蔡建軍指出,2022年是臨海歷史上極不平凡、極為艱難也極其難忘的一年。一年來,全市上下難中求成、穩中求進,克服了多重困難挑戰,實現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這其中,也凝聚了在座各位委員的汗水和心血。2023年是臨海大干快上、火力全開的一年。工業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是臨海的發展根基。沒有工業的頂天立地,就沒有臨海的突破跨越。我們要進一步鮮明“工業挑大梁、制造業扛大旗、企業家擔大任”的導向,奮力打造開放包容、活力奔涌的制造強市。
蔡建軍強調,工業經濟發展要堅守初心、堅定信心,以“恒”行遠路。全市大小企業要堅定在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始終深耕主業、做強實體,托舉起臨海經濟發展的新高度。要緊盯形勢,搶抓機遇,以“快”搶先機。辦企業、拓市場一定要抬頭看路,這個路既是政策的導向,也是市場的風向。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好政策的窗口期,要用好政策、用活政策,最大限度享受政策紅利;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當前國內外消費需求的反彈期,堅持“內銷+外貿”兩條腿走路,全力以赴搶訂單、搶份額。要務實創新、銳意革新,以“新”增后勁。把企業資源向科技創新傾斜,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強化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做大細分市場,著力打造更多“小巨人”和“隱形冠軍”“單打冠軍”。要防范風險、化解風險,以“穩”夯基石。從市場的波動和變化中見微知著,專業精準地制定博弈戰略和發展規劃;把安全生產的理念牢牢樹立起來,認真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安全生產和企業發展兩手抓、兩不誤。要團結共贏、合作共贏,以“合”謀共贏。大型企業要樹立“以大帶小、以小促大”的發展理念,加大與上下游之間的合作與協同;中小微企業要沉下心來練好內功,持續弘揚工匠精神,不斷做優產品、做強品牌、做大市場。臨海市委、市政府也將堅定當好廣大企業家的堅強后盾,和大家一起迎接臨海經濟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