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警隊前,她是一名美麗的國航準空姐,是萬米高空中的微笑天使;入職警隊后,她成了“風霜雪雨搏激流”的“馬路吸塵器”。角色轉換很大,她卻無怨無悔。她笑言,工作的轉變是一種挑戰,穿上一身藏藍色的警服,雖然少了幾分甜美,卻多了幾分颯爽英姿。一年的警隊生活,讓她收獲滿滿,變得干練、堅韌、勇敢。她,就是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汛橋中隊輔警楊艷琳。
豆寇年華,
少女心里埋下了從警的種子
2000年出生的楊艷琳身高1.75米,身姿挺拔,容貌靚麗,見到她的人都說“這身高和長相,適合做空姐”。果不其然,2019年,楊艷琳考上了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大學專業是空中乘務,在校期間考取空中乘務“1+X”高級職業技能證書后,先后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浙江分公司和浙江機場集團旗下的臺州機場兩家公司實習,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果不出意外,實習期滿經考核合格后,她將成為一名好多同齡女孩羨慕的空姐。
臨近畢業,同學們大都飛上藍天,成為了空乘人員。楊艷琳卻在一次偶然間看到了我市公安局的一則輔警招聘公告,這激活了她內心深處的警察夢。她清楚地記得,12歲那年,在市區崇和路與鹿城路交叉處騎行時,被一輛轎車撞倒,肇事司機逃之夭夭。她茫然無助地哭泣時,一位在附近執勤的交警朝她快速走來,關切地問:“小妹妹,傷在哪兒?要緊不?快到醫院去看看!”交警哥哥一番暖心的話語,讓她記憶猶新……一周后,案子破了,肇事司機向楊艷琳及其父母道了歉并賠償了相應的醫藥費。這讓楊艷琳對交警職業充滿了敬意與羨慕,也從那時起,她心里悄悄埋下了從警的種子:長大后,做個扶危濟困的警察!
現在機會來了,看到自己各方面都符合招錄要求,楊艷琳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經過筆試、面試、體測、政審等環節,她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以第一名的綜合成績,從當期報考者中勝出,成為了交警大隊基層中隊的一名輔警。
肯鉆研,肯吃苦,
用微笑傳遞真情
加入警隊后,楊艷琳才體會到交警絕不是簡單的站站馬路、貼貼罰單,而是非同一般的辛苦。
剛工作時,中隊人手緊張,楊艷琳要時不時跟隊員出門站崗執勤、查酒駕等。日常工作繁雜,但她肯吃苦、肯鉆研,一步一個腳印扎實學習。由于嘴甜手勤、虛心好學,中隊上下都喜歡這個“小妹妹”,大家也樂于把自己知道的業務知識傳授給她。如今,楊艷琳已成為獨當一面的工作能手。
“剛開始的幾個月,小楊幾乎每周都在單位加班,晚上除了值班室,全單位就她辦公室亮到最晚,她是一個踏實肯干,堅韌不拔的小姑娘。”市交警大隊汛橋中隊指導員蔣人歡說。
除了辦公室日常工作,楊艷琳還經常往便民服務窗口跑,協助引導群眾、維護秩序。碰到群眾態度不耐煩或者抱怨排隊時間太長,她總是帶著空姐式微笑,真誠地安撫群眾情緒,耐心解釋,不厭其煩地教導不會手機線上辦理業務的群眾如何辦理違法處理、罰款繳納等交管業務,最大限度地提高群眾對交管工作的滿意度。
“從空姐到交警,一開始覺得跨度很大,但走上工作崗位后,發現這兩個職業有共通之處,都是為大眾服務。之前專業課上學的心理安撫、服務禮儀、急救內容等,在現在的工作中都能派上大用場。”楊艷琳笑著說。
勤走訪,勤宣傳,
四處奔走為平安
每年10月起,沿江鎮孔化岙村就進入了橘子采摘季。該村位于104國道沿線,村民采摘完橘子,要橫穿國道到對面的集散中心售賣。部分村民圖方便不走斑馬線橫穿馬路,存在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定期去孔化岙村對老年人開展幫扶宣傳的楊艷琳發現這一情況后,及時向中隊反饋,最終該路口在農忙時期安裝了移動交通信號燈。與孔化岙村干部進行溝通后,村里在路口還增加了一名勸導員,引導來往車輛,提醒村民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春運期間,中隊的民輔警都格外忙碌,楊艷琳也不例外。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她還見縫插針到轄區村企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楊艷琳的家在城區,春節她卻沒有回家過節。“我父母年紀不大,還不需要我照顧,我在崗,其他隊員可以有時間回家與家人團聚,我在單位也可以用相機制作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的第一個春運剪影,蠻有意義的。”楊艷琳年輕的臉上寫滿了樂觀。
“小楊適應工作節奏快,將空姐的微笑服務融入日常進村入戶的交通安全宣傳中,親和力特別強,她進村宣傳,老百姓愿意聽,效果也非常好。”市交警大隊汛橋中隊中隊長陳剛說。
楊艷琳用勤奮、堅韌、踏實贏得同事和轄區群眾的贊揚,從警以來,她先后獲得市公安局“獻禮二十大三能鑄忠誠”主題文化創作大賽三等獎、市交警大隊“2022年度優秀通訊員”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