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一支新組建的巡邏隊伍亮相杜橋鎮街頭。當地群眾都說,有了他們,平安就多了一份保障。
這支隊伍的組成有點特殊,帶隊的是民警,隊員則是各娛樂場所的保安。這也是徐靈兵任市公安局杜橋派出所副所長后,在警保聯動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
浙江省千名好民警、臺州市公安局“建黨百年安保之星”、先后榮獲三等功4次……從警15年,徐靈兵一身榮譽。變的是崗位與工作手法,不變的是為民情懷。
“好方法事半功倍”
眾所周知,杜橋是經濟大鎮,人口多,治安狀況復雜。這里有16家娛樂服務場所,如何有效管理向來是個難題。
徐靈兵曾在杜橋派出所當過民警,對此了然于胸。今年1月份,調回杜橋派出所任分管基礎工作的副所長后,他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創新推出了娛樂服務場所積分制管理辦法。
該辦法以半年為一個積分周期,設置了18個扣分項和5個加分項。根據積分將娛樂場所分為4級,對應進行分級管理,每月檢查頻次不一。
積分管理,過程透明,獎懲有據。截至目前,因安檢不到位導致管制刀具流入、工作人員打卡率達不到要求等原因被扣分,從而停業整頓的娛樂服務場所已有7家次,無一家提出疑義。
類似的工作手法創新,徐靈兵還有不少。
2019年任杜橋派出所治安打擊中隊負責人時,徐靈兵潛心鉆研合成偵查技能,摸索出了一套高效研判技戰法——針對疑難復雜案件,制作合成辦案導圖。
以一起“套路貸”案件為例。該案涉及面廣,案情錯綜復雜,受害人分散,涉案物品多。徐靈兵對全案內容進行梳理歸類后,加班加點,厘清了案件框架、脈絡、結構等要素。
在此基礎上制作的辦案導圖一清二楚,案件辦理因此高效推進,最后抓獲犯罪嫌疑人58人。
“好的方法,事半功倍!毙祆`兵說,不同崗位有不同的工作內容和要求,要做好的話,只有立足實際不斷求索有用之法。
“群眾的事無小事”
在徐靈兵眼里,群眾的事無小事。
杜橋某小學有個男生,父母患病,跟著80多歲的外公生活。因為家境不好,他很自卑,覺得同學們都看不起他,于是經常逃學,外公很急卻束手無策。
從義警陳冬蘭口中得知這一情況后,徐靈兵坐不住了。他有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證書,趕到學校與該男生的老師交流后,決定對癥下藥,幫該男生提高自信心。
此后,他和陳冬蘭等好心人隔三差五去看這個男生,送些吃的穿的和學習用品,給他打氣鼓勁。如果男生逃學在家,則上門勸導。他甚至還“沒收”過男生家的電視卡,直到男生后來能按時上學、認真做作業。
如是一年多,該男生漸漸陽光起來,成績也上去了。
轄區警情多,群眾求助的事也多。每當這個時候,徐靈兵總是全力以赴,“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群眾對咱的信任!
5月11日晚上,徐靈兵值班時,李女士與丈夫急匆匆來到所里,說父親李某走失,村民和親戚一起尋找未果,希望派出所能幫忙尋找。
徐靈兵立即組織警力和義警隊伍,展開搜尋工作。兩三天過去,李某蹤影全無。天氣挺熱,家屬看那么多人在忙碌,過意不去,都想放棄繼續搜尋了。
“生要見人,死要見尸,再找找看!”徐靈兵不肯放棄。
第四天,李某的遺體在離家七八公里外的一處草叢里被發現,F場情況顯示,其系爬山時不慎摔下,不幸身亡。
家屬悲痛之余,對徐靈兵和搜尋人員的努力感動不已。一辦完父親后事,李女士就定制了一面錦旗送到派出所。
錦旗上寫著八個大字:情系百姓,為民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