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第一批主題教育告一段落,第二批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廣大黨員干部要總結運用第一批主題教育的成功經驗,把握好“內與外”“上與下”“點與面”三對關系,真正做到學到深處、研到實處、改到要處,努力交出第二批主題教育的“滿分答卷”。
把握“內”與“外”的關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交出理論學習的“滿分答卷”。理論學習深不深入,不僅要看是否內化為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價值追求、昂揚的精神狀態,也要看是否外化為推進工作的思路、解決問題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辦法。若只重“內化于心”,而輕“外化于行”,就不能推動發展,反之,就會偏離軌道。因此,在第二批主題教育中,必須堅持以內促外、以外帶內、內外結合。要在內化于心上下功夫,結合第一批主題教育的好經驗、好方法,創新學習手段,豐富學習方式,加大學習力度,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在原原本本學、融會貫通悟、聯系實際思中,不斷將主題學習內化為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強勁動力。要在外化于行上下功夫,自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到工作的全方位、全過程,用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之韌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之闖勁,投身鄉村振興、項目攻堅、社會治理等一線,不斷將主題學習外化為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行動自覺。
把握“上”與“下”的關系,沉得下去、浮得上來,交出調查研究的“滿分答卷”。“下去”與“上來”,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在調查研究中,“沉下去”是方法,“浮上來”是目的。“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沉下去,是為了給浮上來提供思路、積累力量。相對于第一批主題教育,第二批主題教育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直面矛盾。因此,在調查研究中,就必須眼睛向下、腳步向下、重心向下,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確保問題浮上來、對策浮上來。要沉下身,到田間地頭了解基層的痛點、難點,到千家萬戶感受群眾的疾苦、難處,在“抽絲剝繭”中找準制約發展的“病根”,在“家長里短”中找到阻礙振興的“癥結”,讓問題困難“浮上來”。要沉下心,主動到難題積案、頑瘴痼疾和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身入”更要“心入”,結合實際認真分析,在保持“耐心”中問需于民,在保持“誠心”中問策于民,在保持“虛心”中求計于民,讓對策舉措“浮上來”。
把握“點”與“面”的關系,點上精準、面上覆蓋,交出檢視整改的“滿分答卷”。檢視整改要想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面”要廣、“點”要準。在檢視整改中,有的干部卸不下“丟丑丟臉”的思想包袱,面對檢視避重就輕,找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問題虛晃一槍,導致問題檢視不全面;有的干部放不下“諱疾忌醫”的錯誤心態,面對整改敷衍應付,用一些隔靴搔癢的小動作自欺欺人,導致問題整改不到位。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到,“浮光掠影”的檢視激不起浪花,“隔靴搔癢”的整改治不了病根,只有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點面結合,才能確保檢視整改“立竿見影”。一方面,檢視“點”要準,對照主題教育的總要求,圍繞思想、政治、作風、能力、廉政等方面,深入查擺不足,深刻剖析根源,做到查找問題不隱藏、承擔責任不推諉。另一方面,整改“面”要廣,堅持分類整改與集中整治相結合,把“頑固”老問題改徹底、“隱蔽”新問題改到位、“復雜”難問題改出效,做到不漏一處、不放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