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至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市考察調研,先后考察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科技創新成果展、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上海增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等情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廣大黨員干部要透視“上海足跡”,積極踐行總書記“念茲在茲”的情懷,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走穩“千里之行”。
要“走得對”,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堅定,吹響矢志為民、勤勉在公的“沖鋒號”走好“實干之路”。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回望黨的百年奮斗史,從“半條被子”到“幸福日子”,從脫貧攻堅“一戶不落”到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從鄉村振興“集結號”的吹響到共同富裕“路線圖”的制定……“人民至上”始終如一、一以貫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廣大黨員干部要繼往開來、賡續紅色血脈,以“風雨不動安如山”的理想信念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信仰忠誠”,在知、信、行和諧統一中不斷提升政治涵養,勾勒“忠誠、干凈、擔當”的黨員干部“原生畫像”,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就業服務、社會保障等為民服務實踐中來,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在就業、醫療、托幼、教育、養老、住房、環境等方面的身邊事、貼心事、具體事,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要“走得遠”,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志,立下革故鼎新、踔厲奮發的“軍令狀”走好“發展之路”。“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歷史之車輪滾滾前行,滄海桑田不過彈指一揮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6次到上海考察調研,講得最多的就是“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廣大黨員干部要想寫實“上海之行”的“心得筆記”,首先要關注的就是這個“重要關注點”。“百舸爭流千帆競”,作為創新發展的強大助推力,黨員干部任重道遠,要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的意志補齊短板、提升能力,以“先行者”的姿態革固鼎新、攻堅克難,以“小學生”的謙恭姿態將群眾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好經驗”“金點子”進行消化吸收,通過強機制、優舉措、提成效的方式,助力其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金鑰匙”,真正把服務做到群眾的心坎里,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要“走得穩”,以“初心如磐、枝葉關情”的情懷,敲響拾級而上、因勢而謀的“催征鼓”走好“服務之路”。2023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了解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等情況。《習近平關于城市工作論述摘編》中指出,城鎮化是涉及全國的大范圍社會進程,一開始就要制定并堅持好四項正確原則,其中首要的一條就是以人為本。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推進城市治理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廣大黨員干部要擺正公仆身份,以增進人民福祉、讓億萬民眾共享發展成果作為城市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俯身向下,把“百姓冷暖”作為“第一掛念”,將“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深入“社區人家”“百姓窗前”,做到“身入心至”,大膽實踐“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的規劃,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依托,將“請進門、笑臉迎、馬上辦”作為工作“第一追求”,始終端坐在群眾這一邊,始終與群眾想在一起、站在一處,真正做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