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桃子豐收季節,在臨海市永豐鎮,一群“幫農客”奔走在果園農場中、聚集在直播鏡頭前,指導果農科學種植水果,用直播鏡頭展現永豐“小水果”的甜美。在他們的助力下,永豐小水果產銷兩旺。
今年來,永豐鎮結合本地農業產業發展現狀,以“幫農客”團隊建設為切入點,積極發揮本土農技人才作用,全力推動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等多元發展的永豐高素養勞動者隊伍建設。
“紅色E播”帶共富
“大家可以仔細看我手里這個水蜜桃,還有喜歡吃楊梅的親們,要抓緊時間下單了……”7月1日,在永豐鎮“豐衣足食”電商共富工坊,一群自發前來學習直播經驗的果農,在直播間內圍觀學習,永豐鎮大山郭村黨支部書記、直播達人朱海健正在屏幕前認真介紹“致富小水果”。
為推動永豐小水果開拓線上銷售渠道,進一步帶動果農致富,永豐鎮黨委積極開展“紅色E播”行動,打造以黨代表直播為主、能人村播為輔的“幫農客”帶貨團隊。截至目前,永豐鎮共培育組建了10支“幫農客”團隊,近60名本地從業者參與其中,由黨代表帶隊,吸收網絡主播、鄉賢、科技特派員、農村工作指導員等加入,幫助果農進行產銷對接、同類比價、選品挑品,共同做好永豐特色農產品推廣工作。
在鎮黨代表朱海健的倡導下,“幫農客”團隊還主動開設“豐衣足食”電商直播公益課堂,吸引水果行業專技人員、水果種植大戶等各類人群前來上課。今年以來共開設課堂4期,平均每期參與人數逾30人,果農們基本上都學會了用“直播帶貨”拓寬銷路,成為“新農人”。
專家指導提農技
“由于今年開花期連續干旱高溫,楊梅市場整體產量預估都不太樂觀,但在專家們的指導下,我們的楊梅產量不縮反增,而且果品質量也得到了提高。”永豐鎮鮮果合作社負責人應啟敏說。在他身邊不遠處,“幫農客”團隊中的農業專技人員正向周圍的黨員志愿者和果農詳細講解夏季種植小水果需要注意的細節。
為確保夏種夏收順利進行,“幫農客”團隊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夏至豐收”活動。團隊由黨代表召集組織,鎮農辦農業專技人員帶隊,定時定期到楊梅、桃子、葡萄等夏季水果果園中調研,圍繞水果種植、蟲害防控、采摘管理等方面,為果農提供農業種植保障服務。同時有計劃地開展宣講工作,及時提醒當地周邊果農充分做好采摘準備工作,為永豐鎮夏季小水果種植、銷售保駕護航。
在“幫農客”團隊的科學指導下,果農種植技術得到了較大提升,不僅楊梅產量對比去年同期增長約5%,而且果品質量上佳,單顆重量可達40克以上,用于直播銷售的果實顏色均為紫紅色特級果實。得益于永豐楊梅市場的“逆勢而上”,僅6月份,農合聯果農人均增收就超過了3000元。
科技賦能強產業
“感謝黨代表幫我們提的建議,現在新機器的購買有政策支持補貼,還派了技術人員指導。”農場負責人郭斯敏說,“蓋土、灑水、覆土都是自動完成的,效率至少提升了50%。”
自組建以來,“幫農客”團隊充分發揮黨代表提議經濟建設的職能,助力本地多個大型農場實現自動化生產轉型。團隊利用進農場宣講的契機調研本地農業發展現狀,通過聽取當地多個農場經營者訴求,發現本地大型農場普遍存在“轉型”難題,需要購入的新設備、大設備較多,而資金不足、設備購入渠道窄等現實難題阻礙了農場進一步實現轉型升級的腳步。針對問題,鎮黨代表沈海英第一時間組織“幫農客”團隊開展討論,在充分聽取農技專家、農業大戶等意見后,沈海英向鎮黨委提出相關建議,并全程督促助農政策落地,幫助農場解決發展難題,進一步推動本地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
除此之外,“幫農客”團隊還幫助農場建立了新設備使用指導制度,推動農場培育一批善用新設備的技術人員,確保新設備引進后“會用”“多用”“好用”,實現永豐鎮農業產業現代化和高素質勞動者隊伍建設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