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s4qkg"></strike>
  • <bdo id="s4qkg"></bdo>
  • <option id="s4qkg"></option>
    <nav id="s4qkg"><acronym id="s4qkg"></acronym></nav>
    
    
  • <td id="s4qkg"><em id="s4qkg"></em></td>
    萬年歷
    您當前的位置 : 臨海新聞網 >> 人文 >> 文學
    字號:    [打印]

    千年書院競風流

    ——振興鄉邦有群賢

    作者:張 馳  來源:臨海新聞網  時間:2025年04月11日

      臨海人的讀書之風素為臺州之冠,自宋以后歷盛不衰。這不僅因為有官辦的州學、縣學,更因為有許多的官創民辦的書院。

      臨海記載最早的書院建于宋代。較早的書院是宋代景定三年(1262)由臺州郡守王華甫創建的上蔡書院。上蔡書院與一位理學名家有關,這人就是謝良佐。

      謝良佐,河南上蔡人,字顯道,元豐時進士,官至朝奉郎散騎尉。與游酢、呂大臨、楊時一同受業于“二程”,被時人稱為“程門四先生”,著有《論語集解》等書。據說,謝良佐學識過人、博聞強識,稱引前史可以不差一字。他自律甚嚴,聽了“明道玩物喪志”的警語,背汗面赤。有人問勢利,他說“打透此關十余年”了;又問色欲,則說“斷此二十年”了,足見其平時的修為。

      謝良佐因遭黨禁而死,其子謝克家、謝克念避居臺州。當時的臺州郡守在修郡志時訪得謝克念的兒子,禮遇有加,于是祀謝良佐于州學,讓其后代有生活保障。再后來,王華甫當郡守,在東湖創建了上蔡書院。咸淳二年(1266),王華甫邀參知政事楊棟為書院山主,后又請理學名家王柏(號魯齋,何基高足)前來書院講學,并編有《上蔡書院講議》。至元十三年(1276),書院遭火災,遷到白云山,明代又三次重修。上蔡書院跨越宋、元、明三朝,是浙江著名書院之一,在元代還是全國四十一所著名書院之一。

      臨海的書院雖然創設于宋代,但其淵源則可追溯到唐代。唐代的鄭虔詩、書、畫俱佳,被玄宗譽為“三絕”。他是廣文館的首任博士,晚年貶官至臺州。鄭虔看到臺州的文化比較落后,即以“教化”為己任,選擇民間子弟以教之。鄭虔聚徒講學之處,雖然沒有“書院”的牌子,但其形式和實際情形都與后來的書院沒有多大區別。由此,他也一直被尊稱為臺州文教的先驅。

      書院與府州縣學有所不同,這和書院的來歷有關。唐時,藏書和修書的地方稱書院。到五代后,書院成為名人講學之所,講授方式比府州縣學靈活,更具個性,內容以儒家經學為主,旁及史書詩文。主持者稱“山長”或“山主”。臨海東湖書院留下的條規中就有“書院之設,所以造就人才。各生童自忖學力已到六七分者,來院肄業,易于成就,如荒落浮淺,大遠程度,不必徒勞往返”之句,這說明書院不以普及教育為主,而是供人深造。所以,馮甦在《東湖書院緣起》中說:“書院之興,以廣學校所未備也。”

      按書院的傳統,一個地方建書院,關鍵在有無名人、學者。所以馮甦有“譬之棠留南國,碑豎峴山”之語,這是文化品位的標識。不過,臨海的書院,尤其是官創書院實際上和府州縣學是一樣的,或是取而代之罷了。

      三臺書院,是清同治六年(1867)由臺州知府劉璈給價歸公創建的,院址選在龍顧山。這里原是楊姓女尼建的福清庵,后遭火災,鄉紳認為尼姑庵壓住了龍脈,致使一郡文運不振。劉璈上任后,先后重建了正學、東湖兩書院,臺州讀書人漸多,正愁書院不夠,于是給了女尼六十貫地契錢,動工興建了書院。他想到曾謫官臨海、教化立學的唐廣文院博士鄭虔,于是將書院命名為“廣文書院”,后來改名為“三臺書院”,成了合郡舉人肄業處,又稱“孝廉堂”。

      臨海許多有名的書院都是士大夫賦閑后回到鄉里創辦的。這些人德高望重,學問又好,感召力強。白云書院就是明正統年間(1436-1449)由陳璲創辦的。陳璲(1385-1466),字廷嘉,號逸庵,臨海城關人,曾授翰林院庶吉士,后遷廣西、江西按察使僉事,提督學政。歸家后,因熱心教育,陳璲創辦了學院,并著《逸庵集》《學庸圖解》等。其弟子中有一些也很有成就,如陳選(中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后來,陳選賦閑后又在龍顧山創辦了“丹崖書院”,今留有摩崖。

      明朝開始,巾山上到處都辦起了書院,成了讀書人最向往的地方。侍郎金賁亨在山麓建立了“崇正書院”,尚書陳函輝將別墅、讀書處建在巾山塔下舊名小寒山的地方,何寬也在兜率寺南面的高霞館建起了自己的讀書處。

      說起臨海的書院,其規模都較為可觀。據《臨海縣志·書院》中對“正學書院”的記載,可見一斑:“北為堂樓,縱二仞,橫五倍之。上奉文帝、武帝神位,左右翼以平房,東西列兩廡,深二筵,廣四倍之,廡上亦為樓,共窗牖五十有二,南為講堂,敞三楹,其側為廳,廳下置考廠八間,為月課之所,齋廚庖湢及一切器具咸備;外為儀門,為兩廂,東魁星閣,西先賢祠,又其外為大門,左偏園,右射圃,其隙地為閽人種蒔者尚十余廟。”如此規模,確實稱得上氣象不凡。

      清初,東壁書院也比較典型。這個書院是由洪若皋(人稱虞鄰先生)創辦的。洪若皋(1624-1695),進士出身,當過戶部郎中、江南司員外郎、福建按察司僉事等官。其父喪后不再為官,專心治學,清康熙年間(1662-1722)的《臺州府志》《臨海縣志》就是他著述的。

      據潘震雷在《洪志》中的記述,東壁書院在臨海縣西郊二十里的下塘園。靠山臨水,面對平疇廣野。洪若皋辭官后曾居杭州,本想在西子湖畔筑精舍以讀書講學,但因負重名,來訪的人太多,常苦于應酬。為圖清靜就回鄉了,選擇下塘園這一曾是“耕夫馌婦所投足,樵叟牧童所行歌”的地方建起了書院。剛回臺州時,洪若皋有感家鄉人文衰歇,覺得振興文運責無旁貸,曾悵然對他人說:文運不振“微獨官斯土者之羞,抑實吾輩之責。”

      里人中,有錢的人也會集資籌辦書院。如清道光九年(1829)里人李安邦、李涉云等捐建的“賓賢書院”。有的書院雖由里人出資,但實際是官府所倡,如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金鰲書院”就是由當時的邑令仲孫攀授命邑人葉菁等捐資創辦的,又如建于同治年間(1862-1874)的“旦華書院”也是郡守劉璈命里人項靖邦等捐資創辦的。

      提起劉璈,他確實是對臨海辦學功不可沒的人。劉璈是湖南臨湘縣人,自身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只是童生出身,因在左宗棠部下攻打太平軍有功,于同治三年(1864)十月調到臺州當知府。

      劉璈剛上任不久遇到了一樁案子:臺州守備因逼租動手打了幾名童生,其中,一名叫葛詠裳的童生深感不平,就邀集一幫同窗攔截守備的轎子,并把守備拖下來痛打一頓。那位守備把這事告到劉璈那里,劉璈便把葛詠裳等三十多人關押起來。這時省里的學使吳存義來臺州視察學校,不見諸生前來歡迎,一問,原來是被劉璈關起來了,吳存義很是吃了一驚,因為不明真相,他表面上還是不動聲色。

      過了一會,知府劉璈前來拜見。兩人談了一會兒,吳存義突然舉了舉自己的茶杯。按照常禮,上司只要舉茶杯就算要送客了,劉璈只好起身告辭。這時,吳學使卻也突然起身相送,劉璈連聲說“大人留步,大人留步”。吳學使只顧伸手請行,送出二門,又送出大門,劉璈連連躬身,一個勁地說“大人留步”,一時受寵若驚。

      這時,吳學使突然說道:“我不是送你這個四品黃堂的,而是送你的十年寒窗。”劉璈恍然大悟,回到衙門立即放人,此后特別重視教育,為臺州文化教育做出了不少實事,許多書院的興建、重建都與他有關。

      據史料記載,劉璈在任知府期間,在城鄉新建、擴建、重建的書院就多達十一所,各縣縣令也紛紛仿效,一時間,臺州的文教事業大為振興。從劉璈于同治八年(1869)重建的東湖書院來看,該書院“歲入頗饒,除鹽厘捐、房租、地稅、存款息銀等項無定數外,共計田六百二十六畝五分五厘,計額租九百八十四石,另地二畝九分一厘,麥租四石一斗七升、豆一石一斗三升”。辦書院沒有一定經濟實力不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臨海的經濟還是比較發達的。

      清朝末期,全國掀起了廢科舉、興學堂的熱潮,不少學堂又選址巾山,其中創辦較早、影響較大的要算朱車并創辦的“自任學院”。

      朱車并,字崇齋,從小入府學讀書,當時盛行的維新思想給了他很大的影響。“戊戌變法”前夕,他充補為選貢,到北京應試。在光明殿應試時,他因痛斥內政而落選。回臨海后不久,八國聯軍就攻陷了北京。

      他深感時尚所趨,于是致力于創辦新學,于1902年在周繼瀅等一批志同道合者的協助下,他選址三元宮辦起了“自任學院”。在學院里,他一舉改革八股課士舊制,采用天、算、子、史、英語、日語等中西結合的課來教育學生,自己還親任文史講席,又聘請有真才實學的人教授天文、算術等課。

      他常告誡學生:“少年莫擲光陰,到此處晴雨空談。”他要求學生講求科學,關心政治時事、開闊眼界,后人認為他的學院開創了臺州現代文教的先河。

      “自任書院”也是臺州最早創辦的私立學校。1903年,“金鰲書院”改名為金鰲初等小學堂。1905年,陳蔚文在城關創辦了“近圣小學堂”。這些都是臨海最早的新式小學。

      臨海巾山上的書院經過宋、明、清等歷朝長達六百余年的發展,清末民初時開始式微,隨之而起的是一批新式學校。而今又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雨,這里只留下舊瓦殘磚可為后人憑吊。然而,那些繁榮于宋、明、清時的書院,雖然都埋沒在夕陽芳草之中,但它們的確為臨海這方熱土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它們的存在也奠定了臨海豐厚的文化底蘊,至今仍在講述著一大批飽學之士振興鄉邦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微信公眾號
      臨海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平臺支持·臨海新聞網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刊登廣告 | 聯系方式 | 網站律師
    臨海市新聞網絡中心主辦 | 浙新辦[2006]31號 |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330000800006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190050 | 浙ICP備06040867號
    臨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聯系方式:電話:0576-89366753 電子郵箱:lhswgb@126.com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另类专区国产在线视频,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strike id="s4qkg"></strike>
  • <bdo id="s4qkg"></bdo>
  • <option id="s4qkg"></option>
    <nav id="s4qkg"><acronym id="s4qkg"></acronym></nav>
    
    
  • <td id="s4qkg"><em id="s4qkg"></em></t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国产精品第7页| 亚洲欧美一级视频| 91久久国产精品|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在公车上忘穿内裤嗯啊色h文|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波多野结衣一区2区3区|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400部国产真实乱| 欧美va天堂在线影院|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久久肉 | 老司机深夜网站| 性中国自由xxxxx孕妇| 免费播放美女一级毛片| 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欧美老熟妇又粗又大| 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 久久精品小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 99re热久久资源最新获取| 欧美大尺度电影| 国产大陆xxxx做受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疯狂奶水freeseⅹ|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re99|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小h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三级| 麻豆国产AV丝袜白领传媒| 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