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市首屆殘疾人藝術展——“飛舞的蒲公英”正在市博物館展出。藝術展現場,我市殘疾人創作的剪紙、木雕、繪畫等作品驚艷亮相。這場溫暖的藝術盛宴,不僅展現了我市殘疾人的藝術創造力,也搭建起殘健共融、傳遞社會溫情的橋梁。
近日,記者走進市博物館一樓展廳,仿佛踏入一方被藝術點亮的奇幻天地,每一件作品都在訴說創作者與命運對話的動人故事。剪紙作品以細膩的刀工勾勒出靈動圖案,木雕作品展現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立體世界,繪畫作品則以斑斕色彩訴說著作者內心的熾熱情感。觀眾駐足于一幅幅充滿生命張力的作品前,傾聽著藝術跨越障礙的對話。
沈嘉是作品創作者之一。從中國美院畢業后,他扎根美術教育,在培育藝術新苗的同時堅持藝術創作,看到自己的作品亮相展廳,他眼中滿是驚喜與自豪。
“繪畫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熱愛。這次展覽讓我感到社會各界對我的支持與鼓勵,以后我會繼續在藝術道路上走下去。”沈嘉說。
此次藝術展在市殘聯和市博物館的精心策劃與多方協作下,共匯聚了近50件匠心獨運的藝術作品,開展僅一個月,就吸引了市民5.7萬人次前來參觀,為我市殘疾人搭建起展現藝術才華的平臺,讓“殘健共融”的理念如蒲公英般飄向更廣闊的社會空間。
市博物館副館長朱波告訴記者:“博物館是公共文化服務單位,致力于為社會各個群體提供高質量的文化服務。舉辦這個展覽,帶給我們很大的震撼,原來特殊群體在藝術創作這個領域能迸發出這么旺盛的生命力。我們希望以這個展覽為契機,今后與殘聯多合作,更好地服務殘疾人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