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教育的璀璨星河中,浙江華海技術學校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奪目之姿照亮育人之路。這所創辦僅兩年便榮膺“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狈Q號的傳奇學府,不僅在浙江辦學史上鐫刻下濃墨重彩的篇章,更以獨特的教育密碼,吸引著無數探尋者的目光。帶著滿心好奇,我走進這片孕育夢想的沃土,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踏入校門,“明德修身、匠能立業”的校訓赫然入目,似洪鐘般叩擊心靈,傳遞著學校的育人哲思。教學樓上方,“浙江華海技術學!薄芭_州職業技術學院華海學院”“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钡钠放旗陟谏x,彰顯著沉甸甸的辦學實力;門口“臺州市技工學!薄芭_州市藥品檢查員實訓基地”“浙江華海藥業安全培訓基地”等醒目牌子,無聲訴說著學校與行業血脈相連的深厚淵源;大廳西邊沿著樓梯拾級而上,墻面宣傳圖片展示著華海的發展歷程,凝聚著企業創始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陳保華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最令人驚嘆的是校園的整潔,不見保潔員身影,也無垃圾桶蹤跡,卻處處窗明幾凈、一塵不染,宛如一幅水墨畫卷,而這背后,正是“誰產生垃圾誰負責收回”的創新管理制度,將責任意識深植于每個學生心中。
學校常務副校長朱景川熱情迎接,引領我深入了解這所學校創辦發展狀況。2016年,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斥資3700多萬元,精心打造了這所特色職校。如今,學校已匯聚55名教職工,培育著1052名中職學生,其中289名大專班學生在這里追逐更高的職業理想。在專業建設上,學校精準對接產業需求,開設制藥技術應用、藥品食品檢驗等6個專業,尤其是制藥技術應用專業入選“浙江省高水平建設專業”,其專業群更是躋身“臺州市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成為學校專業實力的硬核標簽。
秉持“堅持德才兼備,全面實施職業素養教育;堅持技能為先,著力培養技能型人才;堅持公益辦學,積極回報社會”的辦學宗旨,華海技術學校在8年多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其參與的《基于產教融合的藥學類人才“三藥”職業特質培養模式建立與實踐》項目,斬獲2018年度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在職業教育領域聲名遠播。
操場上,五星紅旗獵獵作響,德育工作正如春風化雨般浸潤著莘莘學子。學校一方面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將“基礎道德啟蒙”與“文明禮貌培育”融入日常,扎實推進“素養塑造”與“品德端正”教育;另一方面創新管理模式,從細化手機使用規范、強化衛生監督,到優化值周班級管理、推行7S管理法,構建起“發現—反饋—整改”的閉環機制,全方位踐行“立德樹人”理念。
“改變的力量”主題活動堪稱德育品牌的璀璨明珠。每年元旦前夕,高一學生全員參與“聾啞”角色體驗,在結對走過的“風雨人生路”中,通過無聲的交流叩擊心靈,深刻感悟親情、友情的珍貴,喚醒內心深處的感恩之情。學校規定每年元旦放假3天,要求所有學生給父母洗腳。一次家訪,一學生的爺爺奶奶拉著老師的手說:“你們教得太好啦,我的孫子給他爸爸媽媽洗腳,他爸爸媽媽感動后也給我們洗腳!边@就是感恩教育最好的傳承。
而每年6月底的拜師儀式,則是另一道亮麗風景。儀式以“感恩、盡責、明志”為主題,通過成人宣誓、敬茶行禮、師傅授牌等環節,讓即將踏入企業實習的高三學子,沉浸式感受傳統師徒文化,傳承華海工匠精神,扛起責任擔當的大旗。學校實行“全員實習制”,公司為每位學生配備了“一對一”的帶教師傅。每年6月底,學生去企業實習之前,學校都會舉行“拜師儀式”。有一年,在拜師之前,有個學生把他爸爸請到學校。爸爸進到宿舍以后,學生把門一關,“砰的”一聲,直接跪在爸爸跟前,說:“爸爸,我明天就要拜師了,你把我帶到18歲,我還沒有拜過你,今天我先拜你。”父親連忙扶起兒子,兩個人緊緊抱在一起,以前父子之間的種種矛盾在這一刻全部化解。
學校積極拓展合作版圖,與臺州科技職業學院達成3+2長學制100人;與臺州學院達成合作意向,探索3+4中本一體化人才培養,為學生搭建起更廣闊的發展階梯。在育人實踐中,學校創新實施“四縱四橫”策略,打破時空界限,整合家庭、學校、企業、社會四方資源,通過“職業修煉”“羊羔跪乳”等系列活動,構建起全員、全方位育人體系,助力學生在心理成長、行為習慣、職業素養等方面實現蛻變。同時,以“管理企業化、行動軍事化”為理念,推進“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與“素質德育”工程建設,讓學生在理論學習中夯實基礎,在技能實訓中錘煉本領,在素養培育中塑造品格,實現知識、技能與品德的全面進階。
當看到2024年2021級248名學子在學校與華海藥業的協同培養下圓滿完成實習并順利畢業,其中116人留廠就業時;當見證新一批學子在拜師儀式與成人禮上接過傳承接力棒,167名2022級學生跨越成人門奔赴實習崗位時,我不禁想起哪吒母親那句感人至深的話:“娘從來沒在乎過你是魔是仙,娘只在乎你是娘的兒!边@句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教育的本質——孩子的成績和分數,從來都不是衡量成長的唯一標尺。生孩子是育,養孩子是德,教孩子是恩,就像華海技術學校所踐行的那樣,這里沒有“差生”,只有暫時“差分”的學生。
在這所學校,“榜上無名不是腳下無路”的箴言得到了生動詮釋。低分不一定是廢品,高分也不一定是正品,學校以包容的姿態接納每一位學子,天賦過人者可以在這里練就本領,未來上交國家;資質平庸者也能習得一技之長,或承歡膝下,或為社會添磚加瓦。正如辦學8年來,1800名畢業生中54%入職華海藥業,1712名實習生里816人留廠深耕,還有陳俊海、潘雨濤、鄭偉嘉、謝柏雄等16名優秀學子成長為企業骨干,這些鮮活的數字都在印證:只要給予信任與機會,每個孩子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坐標。
學校每年招收300名初中畢業生,三年學制中,高一高二以文化課筑基、實驗室實踐為輔,高三則深入廠區實訓基地與校內實訓室,將理論轉化為實操能力。浙江華海技術學校實行產教融合模式,通過兩年的理論教學和一年的“一對一”師傅帶教,讓學生成長為獨立上崗的員工,實現了畢業與就業的無縫對接,推動了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華海公司規定,學生實訓期間每月3000元生活費,畢業后6000元至8000元的考核工資,以及5年4.6萬元的專項補助,不僅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成為職業發展動力。一切舉措都在無聲訴說:教育不應執著于冰冷的分數,而是要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助力他們擁抱精彩未來。畢竟,考試的答案不過一張紙,而人生的未來才是一幅需要他們親自描繪的絢麗畫卷。
從文化浸潤到制度創新,從技能培育到職業引領,浙江華海技術學校的每一寸土地都涌動著育人的智慧,每一項舉措都凝聚著教育者的匠心。這里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技能的搖籃,更是莘莘學子人生啟航的港灣。懷揣夢想的少年們從這里出發,駛向星辰大海,而這所年輕的學校,也將繼續深耕職業教育沃土,書寫更多精彩的育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