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睡覺前,口腔中往往已積累了大量食物殘渣和細菌。到了夜晚,口腔唾液分泌會明顯減少,牙齒失去唾液的有效保護,加上食物殘渣堆積及形成的無氧環境,細菌便會大量繁殖。如果長期不刷牙,細菌數量將不斷累積。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形成牙結石,進而引發牙齦出血、牙齦炎和牙周炎等問題。若口腔中存在大量有害健康的細菌,還可能誘發多種嚴重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胃炎甚至胃癌、心臟病等。此外,口腔中若有大量食物殘屑,細菌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酸性物質,逐漸腐蝕牙齒,導致蛀牙。若滋生厭氧菌,還會引起口臭。由于夜間唾液分泌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風險會進一步升高。因此,我們刷牙的核心目的,正是為了抑制細菌不受控制地大量繁殖。
正確的刷牙方法
目前主流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首先,將牙刷刷毛的尖端放置在牙齦和牙齒交界的地方,讓刷毛和我們的牙長軸呈45°;稍微輕輕地加壓,讓刷毛進入齦溝里面2到3毫米,輕輕地顫動10多次之后,向咬合面拂刷,以相同的動作刷完整個外側面;接著,刷后牙內側時,用相同的動作45°放置牙刷、顫動、拂刷;刷到上下前牙舌側時,將牙刷豎起來,下前牙由下向上拂刷,每顆牙刷10多次,上前牙由上向下拂刷,同樣刷10多次;最后,將牙刷的刷毛稍微用力按在合面,來回拂刷。
生活中,普通牙刷刷牙建議每天兩次,每次3分鐘;后牙和右側尖牙區域容易被忽略,注意加強;大力橫刷容易長楔缺,豎刷會刷不到齦溝。
如果大家使用電動牙刷或者聲波牙刷刷牙,首先在刷外側面時將刷頭放在牙齦和牙齒交界的地方,與牙長軸呈45°,讓牙刷沿著齦緣緩慢移動;接著,刷內側,同樣的步驟,45°放置牙刷緩慢移動,讓牙刷和齦緣一直貼著;最后刷咬合面,只需將牙刷輕輕放上去就可以了。
電動牙刷刷牙使用上,建議大家每天兩次,每次兩分鐘,上下左右每個區域都有30秒的時間,大家注意分配時間。下前牙舌側區域容易長牙結石,要多注意。不需要拂刷動作,將牙刷放在牙齦牙齒交界處及合面緩緩移動即可。建議每3個月更換一次刷頭。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無論是普通牙刷還是電動牙刷,清潔的重點區域都不是牙面本身,而是牙齦與牙齒的交界處!此外,僅靠刷牙不能徹底清潔牙縫,因此必須配合使用牙線。牙刷與牙線的清潔部位各有側重,再出色的牙刷也無法完全清除牙縫中的殘留物,而牙線能有效深入牙縫,清除食物殘渣和牙菌斑。
和手動牙刷相比,
電動牙刷真的刷得更干凈嗎?
目前市售電動牙刷按工作原理主要分為兩類:旋轉式和聲波式。旋轉式依靠刷頭高速旋轉摩擦清潔牙齒,有人擔心其力度過大會損傷牙齒。最新循證醫學研究表明,電動牙刷與普通牙刷對牙齒的磨耗并無顯著差異,且目前多數電動牙刷具備壓力感應功能,刷壓過大時會自動降速。聲波式牙刷并非真正使用聲波,而是其振動頻率與聲波頻率相近,通過高頻振動清潔牙齒并產生大量微小氣泡,沖擊牙面間隙,因此很多聲波牙刷建議預先沾水。旋轉式刷頭通常為圓形,而聲波式更接近傳統牙刷形狀,F有證據表明,兩類電動牙刷的清潔效率并無明顯差別。
那么,電動牙刷相比手動牙刷的優勢在哪?巴氏刷牙法要求重點清潔牙齦溝,對手部動作和控制力有較高要求,但真正能規范掌握的人并不多。早晨趕時間時,很多人更是敷衍了事。電動牙刷自帶高效旋轉或振動,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徹底清潔。大多數產品還配備智能計時功能,默認兩分鐘工作周期,有助于培養足時刷牙的習慣。因此,若不確定自己能否正確執行巴氏刷牙法,可借助電動牙刷作為輔助工具。
電動牙刷的核心在于電機,建議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以保障性能。刷頭作為直接接觸牙齒的部件,其選擇應綜合考慮尺寸和刷毛硬度:刷頭并非越大越好,小刷頭更靈活,難以清潔的邊角區域也更易被覆蓋;刷毛不宜過硬以免損傷牙齦,也不宜過軟導致清潔力下降,一般建議選擇軟硬適中的型號。牙齦敏感者可選軟毛,感覺刷不凈者可嘗試中硬毛,也可交替使用適應不同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再好的電動牙刷也僅是工具,并不代表刷得就一定干凈。無論是手動還是電動,正確使用才是確保清潔效果的關鍵。
牙膏應該怎么選?
牙膏的主要作用是輔助刷牙,增強對牙菌斑和軟垢的清除效果。首選應為含氟牙膏,只要正常使用不吞食,氟化物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并能有效防齲。無論是否生活在含氟地區,絕大多數人都應使用含氟牙膏預防蛀牙。部分進口牙膏宣傳“天然”“有機”但不含氟,價格昂貴卻可能增加齲齒風險。對于6歲以下的兒童,需要家長幫忙擠含氟牙膏,以便控制量。1歲至2歲小朋友推薦的含氟牙膏用量為米粒大小,2歲至6歲小朋友推薦含氟牙膏用量為豌豆大小,此用量下安全性已得到驗證。牙膏本身只是輔助角色,能否清潔干凈主要取決于刷牙方法是否正確。日常選用普通價位的含氟牙膏即可滿足需求,盡量避免使用無標識的牙粉、潔牙液等非正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