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的每次老干部活動中,總能看到一個矯健的身影,他身背30多斤的攝影包,腳踩著流云步,在人群中自由穿梭,用鏡頭定格下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瞬間。他就是我市市政府原外事僑務辦退休干部沈德強。
沈德強今年72歲,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浙江攝影家協會及臺州市、臨海市攝影家協會成員,他的作品在省級以上的攝影比賽中就獲獎50余次,是臨海老干部攝影協會的金字招牌和王牌會長。
緣,起于微時
說起和攝影的緣分,要回溯到老沈還是“小沈”的那個年代,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攝影這個奇妙的世界,那時還囊中羞澀的他,卻早在1978年就入手了自己的第一臺相機——一臺鳳凰牌膠卷相機,它陪伴了他整個青蔥歲月,直到1995年才換成了更為高檔的奧林巴斯。“那時條件艱苦,風景照都舍不得拍,都是幫家人朋友拍的肖像照。”回憶起當年,老沈無限感慨,“只有做到對光影、明暗的準確把握,才能拍出一張好的人像照。定格美好,那是我收獲的第一份關于攝影的滿足感。”
在不斷的摸索中,老沈逐漸成了單位里最會拍照的人,外事活動記錄往往都由他來掌鏡,看著自己用相機記錄下的工作點滴慢慢成為單位檔案的一部分,記錄歷史成為他獲得的第二份滿足感。
學,藝無止境
2006年9月,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老沈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鉆研攝影藝術,他報名參加了臨海市老年大學的攝影班,同時花了3萬多元錢買了一臺數碼相機,通過認真學習,原本自我摸索出的“野路子”被不斷糾偏,零碎的知識不斷系統化、科學化,攝影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并于2009年加入了臨海市和臺州市攝影家協會。
為了使自己的攝影技術更上一層樓,2013年老沈報名參加中國攝影家協會北京函授學院浙江分院攝影提高班。為了不浪費這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一年12次面授課,他都提前趕到杭州,除了課堂上勤記筆記,還積極參加老師傳幫帶的實踐活動,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獨立完成畢業論文和開卷試卷,被評為當年度優秀學員,20幅作品在北京函授學院展出。除了課堂學習,老沈還積極參加臺州市范圍內各類專業攝影講座和付費的專業PS培訓班。正是這些辛苦的付出,老沈的攝影水平突飛猛進,他的作品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肯定,2014年9月他被吸納為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2015年3月成為中國著作權協會會員,2015年度成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在省級以上比賽中獲獎,以及被不同級別的媒體錄用刊登。
愛,永不停息
現在的老沈,一方面繼續沉醉在四季光影變幻之中,滿足自己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喜愛。為了給祖國和家鄉留下更多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風土人情,他往往起早貪黑,走南闖北,終日奔波在記錄美景、留住美好的攝影之路上;另一方面他積極讓手中的相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退休近十年來,他一直堅持為臨海市老年大學鄉村演出和市內表演及慰問敬老院等擔任義務攝影師。2016年至2019年連續四年參加臨海市攝影家協會組織的“送福進萬家”春節期間拍攝活動,為貧困家庭免費拍攝“全家福”,連續兩年擔任拍攝小組的組長,圓滿完成拍攝任務。同時義務為攝影初學者講座普及攝影知識8次,并擔任4本書的攝影編輯。自2018年擔任臨海市老干部攝影協會會長以來,他多次組織老干部攝影協會開展藝術采風等活動,發動和組織會員積極參與省、市老干部局組織的各項活動,讓攝影這門光和影的藝術走入更多人的生活。
“光影流轉,時光不老。”或許這就是攝影給予老沈最大的意義和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