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臨海小學部分學生報到現場。 方 華攝
新學期開學在即,根據疫情防控相關要求,我市各中小學校紛紛做足準備,積極開展校園清潔消毒、防疫物資儲備等工作,切實筑牢校園防疫墻,迎接學子們的到來。
“請您出示打印好的健康碼和行程碼。”昨日,臨海小學部分學生開始報到。上午9時30分左右,在學校門口,十幾名黨員志愿者和學校安保人員向學生和家長發出了溫馨提醒。
“我們學校大門外就是車水馬龍的道路。為了確保全校3700余名學生快速入校,避免造成擁堵,學校通知各年級學生分時段入校。對于需要家長陪同的一年級新生,我們通知學生家長提前打印好紙質的健康碼和行程碼,憑碼入校。”臨海小學工會主席、校醫李惠芬說道。
在現場,記者看到,學校設立了兩道測溫防線。第一道防線設在校外,黨員志愿者和學校安保人員手持紅外測溫儀,對入校人員進行測溫。第二道防線是設在校園內的“測溫通道”,通道上安裝了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學生和家長從鏡頭和傳感器前走過,系統即可自動測溫,有效減少了人員接觸,提高了通行效率。
另外,臨海小學還在大門外設立了臨時觀察點。一旦發現有學生體溫過高,學校會讓學生在臨時觀察點休息10分鐘后進行復測。如果復測發現體溫依然過高,學校會安排專車專人將學生送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班主任需做好因病缺勤跟蹤與登記,學生病愈后憑醫學證明才可返校。
此外,一些還沒開始報到的學校也積極開展各項防疫工作。“目前,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學生宿舍。在一間宿舍里,同學發現同舍A同學出現乏力、胸悶癥狀,立即向宿舍值班人員報告。宿舍值班人員立即將情況告知校醫和值守領導。校醫立即將A同學帶到隔離區……”當日下午2時,隨著白水洋中學副校長杜紅光的講解,該校的防疫防控開學應急演練開始了。
演練模擬校園里可能發生疫情的各類場景,編制了演練腳本和演練流程圖,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動作,規范應急處置流程,進一步提高學校應對疫情突發事件報告處置、人員隔離、場地消殺等方面的能力。
“明天,1470余名學生就報到了。我們在做好體溫測量、二碼聯查、人員登記等常規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重點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場所進行全面消殺。”忙著在校門口指導消殺的白水洋中學校長朱靈永告訴記者。為此,學校還專門設立防疫物資儲備室,準備了可供一個月使用的口罩、體溫檢測儀、消毒液、洗手液、防護服等防疫物資。
“不僅如此,學校還要求教師、后勤、保安、保潔等工作人員在返校返崗前提供疫苗接種證明、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綠碼和防疫行程碼,確保防疫安全萬無一失。”朱靈永說道。
據了解,8月24日,市教育局下發了《關于做好全市學校2021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的通知》。目前,我市各中小學校正按照開學和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全面完善防控體系,提前做好人員摸排,嚴格落實校園管控,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另外,市教育局會同衛健、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在開學前1周內,對全市學校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教職工防疫培訓、防疫物資準備、校園消毒、應急預案和演練,以及開學后校園管控、防疫措施、教學活動安排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