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嬌霞是沿江鎮南蔣新村的村婦聯主席,同時也是一名妻子、一位母親。在工作上,她助人之所困,幫人之所需,為村民送去愛與溫暖,帶動村莊和諧之風。在生活中,她和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照料、彼此關愛,用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詮釋幸福的真諦。
“媽媽,我要包餃子。”“我要包太陽花餃子、金元寶餃子,等會我要吃我自己包的餃子!”臨近中午,忙完上午的工作后,何嬌霞趕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餃子。想到馬上就能吃到心心念念的玉米豬肉餃子,兩個孩子都主動來幫忙。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熱騰騰的餃子終于出鍋。在這個六口之家里,一直保持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的習慣。丈夫馮貽舜雖然常年在外工作,但他經常以另一種形式“陪伴”在家人身邊。“爸爸,我今天學會包餃子啦!”何嬌霞剛接過丈夫的視頻通話,小兒子就激動地喊起來。“你家大寶今天包了五花八門的餃子,各種稀奇古怪的形狀;你家二寶包的餃子跟攤煎餅一樣。”聽到這些,屏幕里的馮貽舜笑了。
孩子乖巧,夫妻恩愛,家庭和睦,讓何嬌霞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吃過午飯后,何嬌霞便再次出門工作。去年底,何嬌霞當選為南蔣新村婦聯主席。身為一名黨員,她更是將此作為感謝黨恩、回報社會的良機,盡心盡力服務村民。這幾天,她一直牽掛著村里還未接種疫苗的老人們。一得空,她就到一個個老人家中,接上老人,全程陪護。看到老人們順利打完疫苗,何嬌霞這才感到踏實。
“村里的事情往往比較瑣碎,我們村干部要做好隨時出動的準備。最近,我們每天都在落實村民疫苗接種工作。”何嬌霞說,“平時,我工作比較忙,家里的事情全靠公公婆婆幫襯,有他們在后方幫我照顧孩子、料理家里的事情,我才可以沒有任何顧慮,全身心做自己的事情。”
對于媳婦的忙碌,婆婆陶秀娟都看在眼里。“我兒子在外面工作,媳婦在家里帶孩子很辛苦。我年紀大了,能幫一點是一點,家務活都是我們一起來完成。前段時間,我身體不太舒服,她就把家務活攬去了,我也很感動。”陶秀娟告訴記者,自己非常珍惜現在一家三代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覺得生活從未如此幸福過。
在南蔣新村,何嬌霞是村里的婦聯主席,服務村民是她的工作。而在家里,她是妻子、兒媳、母親,照料家庭也是她的職責。無論是在大家還是小家,何嬌霞都始終堅信,家是一個共同體,家的幸福和諧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只要不忘愛的初心,始終以真心待人,必能收獲家的幸福。
“我和我丈夫是大學校友,從相識至今已有11年,感情一直很好。結婚十年來,我把公公婆婆當成親生父母一樣,我們家里基本沒有吵架過,有什么事情都是互相包容、相互理解。我們夫妻雖然兩地分居,但我覺得距離并不會影響我們的關系,反而讓我們更加珍惜對方。”何嬌霞說。
這些年,何嬌霞一家相親相愛、彼此包容、互相扶持,共同創造了屬于他們的美好生活。她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全家人用自己的辛勤、樸實和包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何嬌霞一家的故事還在繼續,何嬌霞的村干部之路也才剛起步。想到往后可能還要面對更多的艱辛,何嬌霞更加堅定了腳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