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說到底,是要讓全體人民都過上好日子。好日子從哪里來?共同富裕的夢想靠什么來實現?顯然,好日子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也不會自動成真,要想把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變成中國大地上的精彩“實景”,我們需要凝聚起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建設、共同創造、共同奮斗。
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一項事關全局和長遠的戰略任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正因為如此,黨和國家鼓勵勤勞致富、創新致富,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于創業的致富帶頭人,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幫后富,不搞“殺富濟貧”。已經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其人生故事無一不是努力奮斗的生動寫照。遠的不說,從我們臺州來看,李書福19歲開始創業,從騎著自行車到處給人照相,到在垃圾堆中提煉黃金,再到一頭扎進“四個輪子一個沙發”的造車夢里,最后把吉利帶到了世界500強企業的高度,他一路走來,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努力奮斗自強不息的精氣神。臨海的偉星、華海、永強等企業,都有著相似的創業故事,從幾間民房組成的小廠到名揚海內外的上市公司,是什么成就了它們的“華麗蛻變”?毫無疑問,唯有永不衰竭的奮斗,才能成就永不停歇的前行。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倘若在一部分人努力奮斗的同時,另一部分人卻選擇了躺平,就很難實現共同富裕。因此,在實現共同富裕的路上,先富帶后富、幫后富是整個國家層面的制度安排和路徑設計,但這絕非意味著“后富”們可以心安理得地等靠要、當懶漢。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沒有旁觀者、局外人,只有每一個社會主體都爭當共同富裕的直接參與者、積極貢獻者,最后大家才能成為共同受益者。憑借勤勞的雙手致富,用奮斗的汗水澆灌出幸福生活,這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主旋律、最強音。
人生難得幾回搏,讓我們凝聚起共同奮斗的磅薄力量,去實現共同富裕的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