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溪鎮,是全國首個獲有“中國古建筑工匠之鄉”殊榮的鎮,鎮內古建名匠輩出。為了更好發揮人才資源作用,11月25日,匯溪鎮成立了名匠工作室,并在工作室成立大會上為轄區困難群眾送上了愛心資金。
走進匯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會議室,記者感受到一片暖意。現場,臨海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匯溪籍中國古建名匠、各行政村書記、“兩新”支部書記、青年工匠代表等60余人集聚一堂,匯溪鎮名匠工作室成立大會暨大光明扶貧慈善基金發放儀式在此緩緩拉開帷幕。在關切的目光中,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9位鄉賢名匠獲頒聘書。臨海農商銀行為名匠工作室及個人共授信30300萬元。隨后,由鄉賢名匠黃權出資捐贈的大光明扶貧慈善基金還向當地困難群眾發放了3.6萬元愛心款。
“匯溪的古建人才很多,但是很多都是單打獨斗。有了名匠工作室這個大平臺,可以把每個人的力量、想法匯總在一起,更好地建設我們的美麗匯溪。”鄉賢名匠黃權說,名匠工作室的創建目的與他出資大光明扶貧慈善基金的初衷不謀而合。他希望接下來,能有更多的能人加入工作室和基金會中來,以古建力量更好地幫助身邊的鄉親父老過上好日子。
記者了解到,名匠工作室是在匯溪鎮“美麗古建+”黨建聯盟的推動下成立的。今年以來,匯溪鎮堅持黨建引領,結合鎮情、村情,組建了“古村再生X計劃”黨建聯盟、“美麗古建+”黨建聯盟、匯甬飛地黨建聯盟等3個黨建聯盟,各村黨員干部主動充當橋梁紐帶,聯結在外的能工巧匠,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參與到“發展要事共謀、重點項目共推、難題難點共商、矛盾糾紛共解”的各個環節中來,在基層構建起資源共享、力量互融、工作互幫的協同作戰格局,積極為家鄉各項事業發展出謀劃策。此次工作室首批邀請了匯溪籍17位有代表性的擁有中國傳統建筑名匠、中國高級營造師、工程師、國家注冊建造師等行業職稱的工匠入駐,旨在引導古建匠人、古建產業回歸家鄉,助力古建產業發展,帶動共同富裕。
匯溪鎮黨委委員陳亞亞告訴記者,名匠工作室還與鎮里的古建技藝學堂是配套的。下階段,他們將繼續做好服務工作,深入開展各類記憶培訓活動,讓名匠發揮“傳幫帶”作用,培養更多的古建人才,也讓古建人才的巧思能夠轉化成項目落地,共同助力家鄉實現更美好的發展。
據悉,目前,匯溪鎮從事古建筑行業的人數達到3000余人,由他們所參與、主持修建的古建筑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00余處,成為各地市標志性建筑的有50余處,成為國外標志性文化建筑的有10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