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要堅持這項工作,就是因為土地關系到我們老百姓最重視的糧食問題,關系到我們中國的18億畝耕地紅線!”在括蒼鎮土地整治工作的動員大會上,括蒼鎮一位負責人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年年初,括蒼鎮20多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工作。1月8日,他們帶來了捷報:提前3周完成250畝土地整治流轉協議簽訂工作。
世代以糧田為生的老王是箬溪村人。那天,他正坐在田埂邊休息。盡管不久前村里已經開過表決會議,村里大部分人也同意了這次土地整治流轉協議的簽署,但他依然不舍得這兩畝他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土地。他認為,他靠著這兩畝地種種菜、種種水稻,過得也快樂,現在說收走就收走,未來日子不好過。多次上門的箬溪村黨支部書記楊通輝向他解釋:“王大爺,我們流轉這些土地以后,會修水渠、道路,土地會更加肥沃,到時候會有合作社統一對這些土地進行機械化種植,糧食的產量也會翻番!你們每年也會有租金收,不用這么辛苦了。”老王終于簽了字。
令括蒼鎮“百日破百難”攻堅團隊沒想到的是,這項工作在大岙村推進得格外順利。就在去年上半年,這個村有33畝土地已實施了土地整治項目,項目帶來的好處大家都有目共睹。1月2日,駐村干部童銘鎮來到農戶何叔的家里。何叔家共有3畝地被納入了這次土地流轉項目中,他熱情地邀請童銘鎮進屋,利落的在協議上簽上了字,他說:“我兄弟家的地去年也是土地整治項目里的區塊,現在每年都有租金拿,我家的地荒著也是荒著,用得上的話我一定配合。”就這樣,大岙村成為了本次土地整治流轉協議簽訂最快的一個村。
1月8日上午,最后一戶人家在土地整治流轉協議上簽了字。用時8天,括蒼鎮提前3周完成了涉及3個村,共250畝土地整治流轉協議簽訂工作,超額完成市里下達的任務。
如此迅速的簽訂成果離不開括蒼鎮“百日破百難”團隊成員在簽訂工作開展前的大量準備。“今年我鎮土地整治任務數共210畝,任務數列全市前列,任務重、時間緊,市‘百日破百難’大會后,我們成立專門攻堅團隊,放棄元旦假期,多次召集村干部、村民代表集中商議,通過召開會議、上門講解等方式宣傳項目政策,把項目好處、作用講清楚,得到了村民大力支持。”括蒼鎮常務副鎮長董晨煥說。
為確保該項目按照時間節點順利推進,去年12月份起,括蒼鎮有關人員深蹲一線,開展了三村土地流轉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現場踏勘土地性質以及測量每個農戶對應的田地。
據了解,括蒼鎮的現場踏勘土地性質和測量工作持續了十余天。為了配合農戶的時間,攻堅團隊成員白天出門為農戶丈量土地,晚上又走門入戶地為村民做思想工作。大岙村黨支部書記何俊杰也是攻堅團隊成員之一。他說:“累是累了點,但想到這些土地以后是拿來拓展糧田的,我們都覺得特別值得。”
括蒼鎮黨委書記姚鳴說:“土地整治事關長遠,我們將加快進度、真抓實干,全力推進,發展規模農業,牢牢守住糧食生產紅線,實現‘全景式’轉變,同奔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