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市人大代表)
工作崗位:靈江中學教務處副主任
作為一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老師,能夠當選市人大代表,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職高教育到特殊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提升臨海教育的地位,需要臨海教育真正落實好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全面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最大限度地滿足臨海人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我擔任過多年班主任,發現被診斷出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的學生日漸增多,心理疾病已成為當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大威脅。我希望臨海教育在落實“雙減”政策時,能更多地關注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把“雙減”工作落到實處,發揮家庭、學校、社會的力量,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推動臨海教育高質量發展。
金敬耀(市政協委員)
工作崗位:民進臨海市委會主委
教育是民進的主界別,作為民進界別的政協委員,我們始終關注臨海的教育工作。5年來,我們的關注點從教師隊伍建設到學生心理健康,從民辦教育到職業教育,一直為臨海教育事業發展建言獻策。
5年來,臨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創成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市,義務教育招生全面實行“公民同招”,新改建校舍30萬平方米,市特殊教育中心遷建、大洋中學遷建和大洋小學北校區、大田小學北校區等項目建成投用,教育現代化不斷推進。未來5年,我們將圍繞臨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標,深入調研,獻計出力。今年我將關注學生體質問題,希望同學們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
倪小鴻(市政協委員)
工作崗位:大田中學教師
作為一名教育界的政協委員,我關注民生、關注教育,一直以來為“學在臨海”不斷呼吁。在建設高質量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下,教育均衡發展成了人們的期盼,也是一個趨勢。我市在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高中學校,需要進一步深入教育改革,可引進名校分校、集團化學校、校共體等多種形式辦學,借力各方優質資源,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縮小區域差別,真正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每個學生健康成長。
陳凌云(市人大代表)
工作崗位:古城街道中心幼兒園園長
作為一名幼教戰線的老兵,我很榮幸再次當選為人大代表。過去的5年,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等文件法規,切實填補了學前教育這塊短板,全市現有幼兒園185所,入園幼兒3.2萬人,學前三年入園率97.54%。其中,公辦園51所,優質率達到55.09%、普惠率達95.06%。截至目前,新增小區配套幼兒園18所,可新增學位約6000個,其中6所已投入使用,基本實現了老百姓家門口“有園上、上好園”的美好愿望。
即將召開的“兩會”中,我比較關注的是“0至3歲嬰幼兒早教機構的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孩、三孩政策放開,年輕父母對早教越來越重視,但目前我市早教機構的發展還剛剛起步,早教質量參差不齊。很多家長希望到公辦幼兒園上托班,但由于資源不足,無法滿足。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這個問題,為0至3歲嬰幼兒撐起一片晴空,共同呵護臨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