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元宵到。在大家都歡喜過節的時候,還有一群人在崗位上忙碌著。他們就是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們。2月14日上午,郵政臨海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們早早地聚集在食堂內,包餃子、做湯圓,為一線的“小哥”們送上節日的溫暖。
“你這個要包得再‘壯’一點。”“餃子的口再收緊一點,不然煮的時候會‘破肚’。”一走進郵政臨海分公司的食堂,就聽到一陣陣熱鬧的交談聲。餐廳里,10多名工作人員正圍著桌子包餃子、搓湯圓。一旁的桌子上,已經整齊擺滿了包好的餃子。柳葉餃、月牙餃、鈴鐺餃……雖然這些餃子造型各異,但是都帶著濃濃的“溫暖味道”。
在翻滾的熱水中,餃子的香味在廚房內彌漫。隨后,煮好的餃子被裝進打包盒,由公司工會、團委分批送往郵政臨海分公司的各個一線投遞點和美團外賣站點。
“今天的餃子真香啊!吃完餃子,人也熱乎了,等下干活也更有勁了。”今年55歲的郵政投遞員李昌國和同事們吃著熱乎乎的餃子,臉上是滿滿的笑意。他說,自己在郵政投遞一線工作了30多年,早已習慣了每天早出晚歸的節奏和“不準時”的吃飯時間。一碗元宵節的餃子里包含著大家對他們這份職業的關心與尊重,他覺得很感動,也更加堅信手里的這份工作是值得的。
和李昌國一樣備受感動的還有美團外賣小哥胡海迪。他說,每年元宵節,他家里都要吃湯圓。今年,家人們都不在家,他原以為是吃不上一碗“熱湯圓”了。沒想到,郵政臨海分公司這么有心,他們送的湯圓味道好,簡直是甜到他的心里去了。
記者了解到,此次郵政臨海分公司共準備了500余份餃子和湯圓,送到了市區的百名郵政快遞小哥和美團外賣小哥的手里。依托節日節點,為一線的投遞人員送溫暖、送祝福,是臨海郵政分公司的“傳統習俗”。除了一碗熱騰騰的餃子、湯圓,每年夏季、中秋,他們都會開展送清涼、吃月餅等活動。
“由于職業的特殊性,我們的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常常忙得過不上節。我們希望通過這份小小的心意,讓他們也有過節的儀式感和氛圍感。”郵政臨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於劍告訴記者,目前郵政臨海分公司郵件進口量全年日均達4萬件;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進口量始終穩居臺州高位,快遞員們幾乎每天都是“連軸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