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故意不配合工作,之前一期住戶們的房產證遲遲辦不下來,這讓我們二期移民戶心里怎么能踏實?”春節前夕,在頭門港經濟開發區康居工程二期項目現場,老百姓的一句嘆苦,讓市“破梗護航”專項監督組找到了阻礙項目推進的“路障”。
房產證辦理為何久拖不決?“路障”的背后是否存在“中梗阻”問題?循著線索一路深查,專項監督組發現前期在臨港新城指揮部撤銷時,部分地塊的審批、驗收資料交接不規范,導致后續辦證出現困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找準問題后,專項監督組立即協調頭門港經濟開發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共同商議補缺處理方案,從快解決辦證難題,并對其中暴露出的失職失責問題進行跟進處置。“深入一線找癥結、倒排時間抓進度”,以精準有力的監督為項目攻堅按下“加速鍵”,這正是我市“破梗護航”專項行動的一個生動剪影。
今年1月,我市梳理出“省市重點項目、城中村和片區改造項目”等124個破難項目,組織開展“百日破百難”攻堅行動,全市黨員干部搶工期、抓進度,形成了“破竹之勢”。
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監督護航就跟進到哪里。行動號角吹響后,我市迅速開展“破梗護航”專項行動,由市委巡察組成員組成的4個專項監督組深入項目一線,直擊堵點難點,劍指“慢、散、軟、庸、懶、拖”等頑疾,推動項目攻堅跑出“清”速度。
項目攻堅面臨著怎樣的問題和困難,群眾和基層干部最有發言權。專項監督組成員們直撲一線去走訪問診,與項目負責人、村干部、群眾面對面地聊,做到“項目現場、項目所在村干部群眾、項目相關審批干部”三必訪,共開展實地走訪150余次,排查梳理出規劃調整、項目資金、土地指標等方面98個困難問題。
“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們就怕碰到部門推責任、踢皮球。”走訪座談時,邵家渡街道項目攻堅團隊干部的這句話,給專項監督組成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僅要發現困難,更要幫助基層解決困難,為干事者鼓勁撐腰。專項監督組主動把服務融入監督,創新搭建了“困難包聯”機制,每天跟蹤了解項目進度,跟進式協調存在的困難,并對涉及黨員干部的問題線索及時介入處理。專項行動開展一個月內,就幫助基層協調解決問題和困難34個,發現相關問題線索12條。項目建設是戰場,是賽場,更是檢驗干部作風的考場。在市級專項監督組直插一線“拔釘子”的同時,各鎮(街道)紀委(紀工委)也迅速行動,發揮近距離監督的優勢,嚴把項目建設效率、質量和廉潔“三道關卡”。
在永豐鎮方山頭村的宅基地地基抽簽現場,鎮紀委對抽簽過程進行了全程監督,有效保障該村88間地基抽取分配的公平公正,為后續項目征地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工程中有無吃拿卡要,土地流轉信息有無公開?村民代表大會有無召開?”在括蒼鎮大岙村的土地整治項目現場,鎮紀委針對工程項目的廉政風險點、集體決策程序等進行“融入式”監督,成功打消村民心頭的疑慮,推動200多畝土地順利簽約。
清障方能通暢,除塵才能煥新。只有把“中梗阻”精準地清除掉,才能讓執行力直達每個重點項目的“毛細血管”中,讓推動城市發展的“主動脈”高效地運轉起來。接下來,我市將繼續深入推進“破梗護航”專項行動,精準破除“政令不暢、執行不力”等問題,以精準有效監督為項目全速攻堅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