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的辛苦付出,萊蒙生產的高定旋轉頭模板機已經運送到中科院了,請你們安排技術人員過來開展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工作!5月17日,臺州萊蒙縫紉設備有限公司收到了來自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證明函。在不久的將來,這臺縫紉機將被用于加工臨近空間飛行器的大面積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安裝接口。
不久前,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專家們特意來到臨海,和萊蒙的研發團隊一起反復測試這臺7軸的高定旋轉頭模板機,并成功通過驗收。記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萊蒙就成為了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合作單位。這些年,萊蒙的縫紉機一直跟隨著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提出的要求不斷改進升級。
去年3月,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專家們又提出了需要更大面積和更高精度的縫紉機要求,而萊蒙7軸的高定旋轉頭模板機剛好符合。研發團隊成員金工說:“我們在2017年提供的3軸自動模板機基礎上,又研發了7軸的高定旋轉頭模板機,機頭可升降并無限度旋轉,實現無死角縫紉,縫紉范圍更大(可達1500×1100MM),精度更高(針距離分辨率0.05-20MM)、操作更加簡便、自動化程度更高,能夠進一步滿足飛艇所需的太陽電池組件接口的縫制要求!
據了解,臨近空間是指距離地面20至100公里的空域,臨近空間飛行器是指只在或能在近空間作長期、持續飛行的飛行器或在臨近空間飛行的高超聲速巡航飛行器,在通信保障、情報收集、電子壓制、預警、民用等方面極具發展潛力。從2016年至今,中科院使用萊蒙縫紉機制作了近400張太陽能電池安裝接口,跟隨飛行器飛上了臨近空間。
中科院空天院浮空器中心主任李兆杰說:“臨近空間飛行器或者說平流層飛艇作為大國重器,意義重大,而且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我認為,現在已經到了技術突破的前夜。我希望更多像萊蒙這樣的中國民營企業參與進來,貢獻自己的優勢,我們優勢集成,共同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家中小型企業,萊蒙憑借著勇于創新的志氣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很榮幸,我們的產品能夠獲得中科院的認可。未來,我們要打造無人化的縫制車間,盡可能生產一些填補行業空缺的產品,繼續為國家貢獻綿薄之力。”臺州萊蒙縫紉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華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