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的蚊子好像少了#這個話題登上熱搜第一,引來網友熱議,還有各種關于蚊子的科普知識應運而生。
臺州的蚊子有沒有變少?昨天,記者從臺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從全市整體監測數據來看,今年6-7月的蚊子數量比去年降低了39%,7月城鎮居民區的蚊子數量比6月份少了16%。
今夏蚊子比去年少
在臺州的你,覺得今年夏天的蚊子少了嗎?
不少市民表示,今年入夏以來,“體感”的蚊子變少了。“很少被蚊子咬,身上也沒幾個蚊子包!薄疤崆皽蕚浜玫幕端碗娢孟阋灿玫蒙倭!
蚊子有多少,怎么知道?記者了解到,每年4月到11月,臺州各縣(市、區)疾控中心每個月會在城鎮居民區、公園、醫院、民房、牲畜棚等環境放置誘蚊燈來監測蚊密度。
“蚊密度是反映蚊子數量多少的一個指標。從城鎮居民區的監測數據看,今年7月的蚊密度為7.4只/(燈·夜),6月為8.7只/(燈·夜),下降約16%!迸_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趙怡雙醫師說,從整體監測數據來看,今年6-7月蚊密度與去年同期相比,約降低了39%。由此可見,今年臺州夏天的蚊子數量的確比去年減少了。
蚊子為什么少了?
其實,蚊子跟人一樣怕熱也怕冷,它們最喜歡的溫度是25℃-30℃,超過35℃時蚊子的活動能力會大大減弱,到了40℃基本就活不了了。太冷了也不行,不是冬眠就是被凍死了,所以冬天普遍見不到蚊子的身影。
“今年熱得早,6月份最高溫已接近35℃了,而氣溫是影響蚊子吸血以及繁殖的重要因素!壁w怡雙說,溫度太高,大多蚊子都會躲起來,因為它們在高溫天吸血欲望會降低,“不出來吸血,自然感覺蚊子少了。”
入夏以來,臺州室外溫度不斷升高,地面溫度更高,7月氣溫基本都在35℃以上,多地最高氣溫高達40℃以上,甚至出現過歷史同期最高值。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蚊蟲的活力會大大降低。
“蚊子變少,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兩個月以來的雨水較少!壁w怡雙說,濕度對蚊子的存活影響也很大,一般合適的濕度是60%-70%,濕度低于40%蚊子活力就很差了。
蚊子傳宗接代,既需要吸血,也需要積水。趙怡雙說,蚊子是一種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周期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從產卵到成蚊大約需要1-2周時間,而前三個時期都是在積水里面。也就是說,沒有積水,蚊子就繁衍不了下一代。

養蚊籠
養了上千只蚊子做實驗
今年6月,趙怡雙跟同事們又去鄉下捉蚊子了。捉蚊子干嘛?帶回去,做實驗。
他們捉的是蚊子幼蟲——孑孓。上哪捉?有積水的壇壇罐罐里。
“我們將孑孓帶回實驗室,剔除伊蚊幼蟲,留下庫蚊的幼蟲,再飼養待幼蟲羽化為成蚊!壁w怡雙介紹,因為要活捉,蚊子幼蟲更好捉,而這些蚊子繁衍出來的下一代淡色/致倦庫蚊幼蟲才是真正的實驗對象。此前做過白紋伊蚊的實驗,庫蚊幼蟲這一種類還是首次。
在臺州,除了白紋伊蚊,最常見的蚊子就是淡色和致倦庫蚊了。庫蚊外觀呈黃棕色,是晝伏夜出的蚊子,一般晚上出動尋找宿主吸血,喜歡在室內活動。而白紋伊蚊正好相反,喜歡在室外活動,一般在白天出現。白紋伊蚊就是我們俗稱的花蚊子,身體及腿部有黑白相間的斑條。
聽說趙怡雙在實驗室里養了上千只蚊子做實驗,記者也去現場見識了一番。被帶回實驗室的蚊子,小日子過得頗為滋潤,住著空調房,室溫在舒適的25-26℃,還有糖水喝。
養蚊子有專門的籠子,每個籠子都掛著“蚊帳”,籠子里面放著一堆浸滿糖水的棉花球和一杯水。桌面上還有幾個水盆,飼養著不同年齡段的蚊子幼蟲。
“用來做實驗的蚊子幼蟲齡期需要在3齡末至4齡初,而做完整個實驗至少需要幾千只的幼蟲!壁w怡雙說,蚊子從卵長成符合實驗要求的幼蟲少則四五天,最多一周就夠了,周期很短,所以養蚊子、做實驗的節奏也比較緊張。
在實驗室里,還有一個鼠籠,養了5只小白鼠。趙怡雙說,因實驗需要,得保障蚊子數量,蚊子產卵要吸血,為了保證其順利繁衍,只能讓小白鼠為此“獻身”。
蚊子不斷進化抗藥性
有人說,蚊子最怕的不是蚊香,而是殺蟲劑。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滅蚊藥,為何還要做這個實驗呢?
趙怡雙介紹,蚊子跟人一樣,也會產生抗藥性。這就相當于一個人感冒了,總吃一種藥,身體就產生了抗體,這種藥的治療效果就大不如前了,而往往換一種不常吃的藥,反而效果會更加明顯。
趙怡雙做蚊子實驗,就是為了檢測不同蚊子對不同藥劑的抗藥性。此次檢測藥劑包括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3種菊酯類藥物,還有有機磷類藥物雙硫磷及氨基甲酸酯類藥物殘殺威,共5種藥劑,都是比較常見的殺蟲劑成分。
“這次是第一次做庫蚊幼蟲的抗藥性實驗,沒有參考數據,且藥劑濃度要控制在比較小的范圍內,實驗難度更大一點!壁w怡雙說,為了測試藥劑濃度,單預實驗就需要消耗上千只蚊子幼蟲,然后確定5到7個濃度組。5種藥劑,每種都要重復做3次,每次需要20只蚊子幼蟲。目前實驗還在進行中,按現有數據來看,庫蚊幼蟲已經對部分藥物產生了抗藥性。
據悉,此前臺州市疾控中心已對白紋伊蚊成蚊和幼蟲進行過抗藥性實驗,結果顯示,其成蚊對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3種菊酯類殺蟲劑已經產生抗性,對馬拉硫磷為可能抗性,對殘殺威、毒死蜱則敏感;幼蟲對雙硫磷、殘殺威的抗性等級為中抗,對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等級為低抗。
也就是說,蚊子越來越不怕殺蟲劑了。
因此,每次實驗完結,實驗結果都將反饋至各大消殺機構,指導大眾以更科學、有效的方式防蚊滅蚊。
如何提防蚊子卷土重來?
如何防蚊?居家、外出各有側重。市民在家注意清理積水,杜絕蚊蟲孳生,在外可以提前噴涂驅蚊液,避免光腳穿涼鞋。
趙怡雙提醒,8月往往多臺風,接下來如果降水量增多,溫度下降,外環境適宜蚊蟲的生存,蚊密度可能會有所回升。
為防止蚊蟲卷土重來,可以提前準備。趙怡雙建議,愛養花草的市民,應注意對花盆底托等容易積水的地方,每日進行清除積水,閑置的盆、缸、碗、杯等可以倒置;家中的水養植物應3-5天換一次水,同時注意沖洗植物根部,以防蚊卵或幼蟲粘在上面繼續繁殖。
另外,小區、庭院、公園內的噴水池、水池等積水不方便清除時,可采取養魚等方法,吃掉水中的蟲卵和幼蟲,杜絕蚊蟲孳生。
趙怡雙還建議,蚊香、蚊香液等殺蟲劑盡量少用,特別是家中有孕婦、嬰兒的,最好還是使用電蚊拍、蚊帳等物理方法防滅蚊,并安裝紗門紗窗等防蚊設施,比較安全環保,還能延緩蚊蟲抗藥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