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琴是大田中心校的一名語文老師。從教21年來,她默默守候一份簡單而執著的人生信念,踐行自己“站三尺講臺,教一班學子,拂兩袖清風”的夢想和初心。
勇挑重擔
“老師要有擔當的精神。”吳麗萍一直這樣告誡自己。
2005年,學校第一次開辦寄宿生班。當時報名上寄宿生班的很多是留守兒童,以及一些成績靠后或者調皮難管的學生,很多老師不愿接管,吳麗琴卻接下了。在那之后,她開始了朝七晚九的工作模式,晚上也住在學校的宿舍樓里。
最近3年,她都負責教六年級的語文課。上一學年,她被安排到大田小學北校區教六年級語文,接手的是整個大田街道成績最差的一個班級。課余時間,她經常把基礎差的學生帶到宿舍里細心輔導。期間,她被醫生查出肺部有問題。做了手術,休養回來,她又繼續任教這一班級。在短短五個多月的努力下,該班成績由大田街道最差的第11名躍居到第2名,優良人數由4人提升到34人。
“離成為一位優秀教師還很遠,我更應該積極向前。”秉著干一行、愛一行的工作熱忱,吳麗琴從未停下學習的腳步。一有空,她會到網上搜集一些名師的課堂實錄觀看學習,學校舉行公開課、賽課,她也積極參加。她在教學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也因出色成績被評為“臨海市教學能手”“臨海市優秀教師”。
愛生如子
“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怎樣的老師,我就成為怎樣的老師,我會把每一位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吳麗琴覺得,當好一名老師,不僅要做到專業精干,教學特長顯著,還要有觀察力、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在學生心中,她是“媽媽式的老師”。每次接手新班級,吳麗琴都會召開家長會,給家長講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與老師達成共識,實現家校共營。她會把學生們前幾個學期的成績調取出來進行分析,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制訂培優輔差方案。有了這些準備,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肯花時間”。每天早上,她會提前進班級,給來得早的同學進行單獨輔導。中午常讓孩子們把她的午飯打到教室來吃,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輔導學生。“平時看她瘦瘦弱弱的,可一進教室,她總是激情滿滿,精力充沛。”同辦公室的老師這樣評價吳麗琴。
今年9月初,位于大田街道橫溪村的奮進小學正式啟用,接收的學生是清一色的民工子女。2個班級,3名駐扎的老師,吳麗琴就是其中之一。她說:“這些孩子中很多是來自二胎、三胎家庭,家長精力有限,我們老師就要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和關愛。”吳麗琴從日常的坐姿、就餐、午睡等細節抓起,不厭其煩地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行為習慣,并時刻關注孩子們的情緒變化,及時溝通、疏導,讓他們盡快融入新環境,陽光健康地學習和成長。
教育本就平凡,吳麗琴一直堅持在平凡的崗位上,秉持一顆匠心,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即便如螢火蟲般微小,她仍愿散發微光,照亮學生的求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