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朱海勇正在查看病人。(朱海勇本人提供)
“重癥醫學科是我們醫護人員與死神正面交鋒的戰場,我們必須繃緊一根弦,堅守在第一線。”朱海勇是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負責急危重癥病人收治、會診、搶救等工作。他所在的科室,守護著的是一道“生死之門”,最緊張、最危險的戰斗每天都在這里進行著。
疫情之下,醫院面臨嚴峻壓力,一方面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醫護人員戰斗性減員嚴重,重癥醫學科也不例外。因此,朱海勇和幾名仍在崗的醫生輪流倒班,堅守一線。
日常查房、與家屬溝通、會診病人、為危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和靜脈穿刺……連續在崗的30多個小時里,朱海勇的工作被排得滿滿當當。高強度的工作加上新冠的高傳染性,朱海勇也發燒到了38.5攝氏度,但他卻是“輕傷不下火線”。
2022年12月26日凌晨2時,朱海勇忙完一系列工作,在辦公室休息了兩小時。凌晨4時電話響起,他立即用冷水洗了把臉,打起精神去收治病人。科室的危重患者病情隨時可能改變,這就要求醫務人員隨時給患者調整治療方案,保證24小時在線,半夜接到電話對朱海勇來說已是常態。
由于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及護理、常見搶救儀器的使用、ICU的感染預防和控制等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性要求高,很難被替代。在當下的困境下,重癥醫學科的醫護人員咬牙堅持,相互頂班,奔跑在搶救患者的第一線,有的帶病堅持工作,有的主動請纓,身體恢復一些就馬上回醫院。談及全科室人員的團結一心,朱海勇很感動。
重癥醫學科的大多數病人本身有基礎性疾病,危重病合并新冠感染,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有的病人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朱海勇表示:“病人和家屬把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他們各種生命支持,進行系統的綜合性治療。”
據介紹,目前,部分危重病合并新冠感染的患者已有所好轉,準備轉入普通病房。“我們始終把治療放在第一位,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讓更多患者早日轉危為安。”朱海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