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由香是白水洋鎮黃坦小學的校長。她扎根大山,帶領孩子們誦讀經典,讓瑯瑯書聲在山村里回蕩;她默默堅守,踐行愛的教育,持續9年守護鄉村孩子幸福成長。
盡管已經寒假,陳由香并沒有迎來屬于自己的假期,大部分時間還要留校值班。校園后頭的菜地需要打理,養殖的幾十只雞鴨也要每天喂食。忙完這些,她便奔走在圖書室,為孩子們挑選新學期的閱讀書目,或者坐在簡陋的辦公室里備課。從教多年,陳由香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首抓孩子們的經典誦讀。
陳由香說:“中國的教育應該是有中國特色的,兒童時代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誦讀經典,到了初中、高中,甚至長大之后,會有豐富的素材積累,不會遇到‘無米之炊’。他們積累的越多,反芻的東西也會越多。”
每天早晨6點,陳由香準時站在教室里,為孩子們領讀,她的嗓音洪亮中帶著些沙啞,這是常年帶領孩子們誦讀所落下的“職業病”。盡管如此,她始終堅持每天與孩子們一起誦讀,沉浸在傳統文化作品的魅力之中。“小學是為孩子打基礎的階段,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奠定基礎,帶著他們閱讀,培養他們閱讀能力、閱讀習慣,這是他們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吧。”陳由香還表示,大量經典誦讀,在培養孩子語感的同時,也提升了專注度。
寒假期間,陳由香也沒有讓孩子們停下誦讀經典的腳步,要求他們每天線上打卡,并給堅持打卡的孩子頒發獎狀,叮囑他們只要堅持下去,還會有驚喜。
除了誦讀培養,陳由香還要求孩子們學習樂器、書法、畫畫,增強孩子們的審美能力,提高藝術修養。在她看來,藝術能夠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豐富情感,拓寬視野,甚至是提升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我會一直堅持下去,把我的學校辦成一所書聲瑯瑯、翰墨飄香、琴聲錚錚的現代書院式學校。”陳由香堅定地說道。
不少家長被陳由香獨特的教育理念所吸引,帶著孩子從溫嶺、天臺等地慕名前來就讀。學生王若萱一家是天臺人,因為認同陳由香的教育理念,她的父母把家搬到了學校邊上。王若萱的母親徐女士說:“我選擇送孩子來這里上學,是希望她能夠走在正道上,多讀經典,向圣人學習。陳校長挺負責任的,把我的孩子當成自己孩子一樣,對我們很照顧。”
疫情時期,陳由香也時刻牽掛著孩子們的健康。由于學校有不少孩子留守在家或家庭困難,她擔心孩子們不方便買藥,就挨家挨戶上門送藥,給大家送去了溫暖與關愛。她像一束光,無論在哪里,都用自己的力量照亮鄉村孩子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