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級非遺項目黃沙獅子成功入選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暖場節目資源庫。這樣可喜的成績,離不開黃沙獅子第八代傳承人陳宇帆和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
“兩只手把獅子頭再舉高一些,雙腿再用力一點……”3月2日一大早,陳宇帆就和師傅們一起來到黃沙獅子非遺傳承基地——東湖職業技術學校,為這里的學生們傳授舞獅技藝,并打算從中挑選幾個“好苗子”充實舞獅隊伍。伴著歡快的鑼鼓聲,大家認真練習著踢、跳、翻、蹬等舞獅動作。“舞獅隊目前有26個人,我們計劃將隊伍壯大一些,如果有30個人的話,那在亞運會上的舞臺表演起來,效果會更好。”陳宇帆說。
據了解,黃沙獅子又稱“上桌獅子”,是臨海傳統民俗舞蹈,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域特色。相傳始于北宋年間,以高難度的演技名揚四方。它把民間精湛武藝與傳統舞獅表演巧妙結合起來,“獅子”不但能在地上翻滾嬉戲,還能在由四至七重八仙桌堆疊起來的高臺上表演各種風趣動作。舞獅隊成員一般都是先練習扎馬步、仰臥起坐等基本功,打牢基礎后,再接著學習跳桌、懸桌角、舞獅、上桌等。
為了籌備亞運暖場節目的遴選,陳宇帆和團隊成員們刻苦練習,辛勤排練,精心打磨獅子的形態和動作,力求進一步提升黃沙獅子的藝術觀賞性和舞臺效果。“一場舞獅表演時長一般在40分鐘左右,為了參加這次亞運會節目遴選,我們將表演時長壓縮至5分鐘,集中體現鉆圈、跳桌等一些高難度動作,屆時舞臺表演難度會更高,這對我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陳宇帆告訴記者。
作為黃沙獅子第八代傳承人,今年21歲的陳宇帆從14歲開始就練習舞獅,他希望通過堅持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黃沙獅子這一非遺項目。此次黃沙獅子成功入選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暖場節目資源庫,陳宇帆和團隊成員都無比振奮和自豪。“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關注非遺文化,和我們一起攜手并肩,努力推動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薪火相傳。”陳宇帆表示,自己相信只要努力堅持,夢想總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