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俏璐是白水洋鎮中心小學的一名90后舞蹈老師。任教以來,她用愛點亮了一群鄉村孩子心中的舞蹈夢,帶領這些農村娃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臺。
“腰下去之后,身體不能這樣。腰挺起來,往后躺,不要往前趴。所有人都一樣……”中午12點,在白水洋鎮中心小學舞蹈室里,王俏璐正在指導學生們排練舞蹈《十八煥蝶》。“我們的《十八煥蝶》舞蹈,在前不久入選了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的節目庫。現在,我們每天都在抓緊時間排練,期待登上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的大蓮花舞臺。”王俏璐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2016年,畢業于浙江音樂學院的王俏璐來到白水洋鎮中心小學擔任音樂老師,并組建了一支專業的舞蹈隊,希望通過舞蹈進一步豐富農村孩子的精神世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任教以來,王俏璐堅持舞蹈藝術創新,創作編排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小學生優秀舞蹈作品,先后4次獲得了全省中小學生藝術節一等獎。2020年,王俏璐和她的舞蹈隊還受邀參加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非常傳奇》欄目錄制,在節目中表演舞蹈《晨光曲》,獲得點贊無數。今年,王俏璐又帶著舞蹈隊的孩子們以一支《十八煥蝶》舞蹈飛舞進杭州亞運會。
王俏璐始終認為學習舞蹈是一個認識美、體驗美和表現美的過程,也堅信學習舞蹈能夠打開這些農村孩子心中新世界的大門,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毅力和恒心。學習舞蹈的過程是十分艱苦的。壓腿、下腰、劈叉……每天中午,孩子們都要練舞一個小時,或者練習基本功,或者練習舞蹈訓練片段。作為一名舞蹈專業畢業的教師,參加工作7年來,王俏璐的午休時間幾乎都花在了校舞蹈隊的教學上。“我們學校一直很重視藝術和美育的教育。我自己也下定決心,不管多辛苦,也一定要讓孩子們學到專業的舞蹈。”王俏璐說道。
“這個舞蹈最大的難點就是雙扇的運用。往常,我們都是右手拿扇,這次增加了左手拿扇,無疑給作品增加了難度。學生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去訓練雙手的整齊度。”王俏璐告訴記者,《十八煥蝶》是她的母校浙江音樂學院的原創舞蹈作品,以浙江傳統民間舞蹈形式“十八蝴蝶”為原型進行創作,將傳統的民間藝術形態與現代的時代節奏相融合,宛若一群蝴蝶在絢爛的季節里喚醒大地、翩翩起舞。
“接下來,我會盡自己更大的努力,去幫助那些農村孩子完成他們的舞蹈夢。就像這支《十八煥蝶》,孩子們猶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飛進杭州亞運會,飛向更高的舞臺。”王俏璐說。
什么是夢想,就是為之付出再多的辛勞和汗水都依然甘之如飴。對于王俏璐來說,學生們的破繭成蝶就是她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