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委托清華經管學院舉辦的第四期“新時代民營企業家培養計劃”(NEED)的學員們走進臺州,深度解碼“臺州經驗”。
臺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市場經濟先發地。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臺州民營企業雁陣里的中流砥柱,它的企業故事也是臺州民營經濟發軔史的縮影。在當天的企業家分享會上,華海藥業總裁陳保華作為主講人,介紹了企業自1989年創立以來四個階段波瀾壯闊的創業歷程與努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極具競爭力和上規模的制藥企業”的愿景。他還從修身立德、善思立志、經營立業、勤學立才等方面與學員們交流了創業感悟。
“‘勇于拼搏’是華海創優圖強的精神動力,‘先人一步’是華海決勝市場的制勝法寶。”陳保華所說的華海精神也正是臺州民營經濟的發展核心,在此基礎上他還總結出了“經營理念4綱22條”。精彩的講述不僅激勵了臺下新生代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熱情,還為大家開拓了思路。與會人員們積極向陳保華取經,現場互動熱烈。
當前我國民營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新趨勢,如何從“穩步走”向“加速跑”邁進,始終是一道必答題。打通民營企業家之間“新老”傳承的通道就是破題關鍵。在中央出臺了“新時代民營企業家培養計劃”后,臨海緊接著為本地民營企業家們量身定制了一套“三年成長計劃”。該計劃聚焦思想政治引領、能力素質提升、隊伍結構優化、創業創新扶持、成長環境打造,通過實施聯誼服務工程、伴同成長工程、發展支持工程、關心關愛工程,目標利用三年時間(2023年至2025年),入庫培養新生代民營企業家200人以上,培育領軍型新生代民營企業家10名以上,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生動力。
“‘三年成長計劃’為我們構建了和老一輩民營企業家的交流平臺,通過兩代人的思想碰撞,不斷提高彼此的‘信任度’。”市新生代民營企業家聯誼會會長何俞江說,“信任度”是“新老”企業家在交接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最大痛點,主要體現在前輩對后輩的能力考量和對企業發展方向的把控上。“三年成長計劃”中的“青藍相接主題分享會”就是通過上臺對話的形式,拉近兩代企業家之間的距離。
此外,“三年成長計劃”還探索建立健全學習培訓、導師幫帶、掛職鍛煉等三項制度,助力新生代民營企業家隊伍不斷成長。通過排摸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在企業管理中的需求,以臺州學院建立穩定的合作模式,聘請國內的專家、教授前來授課。課程內容包含智能制造、企業發展戰略重構、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同時,“三年成長計劃”還聘請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顧問,為新生代企業家解讀最新政策,讓每家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每年利用“智匯臺州”、臺州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大賽等時機,組織新生代民營企業家與高層次創業創新科技人才及其創新團隊進行洽談對接,幫助尋找科研人才和投資項目,促成人才項目與資金對接。
市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三年成長計劃’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浙江省‘品質浙商提升工程’‘浙商青藍接力工程’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市深化‘民營經濟人士創富’行動的重要一步。我們希望以該計劃為發力點,加快培育和建設一支新時代高素質優秀新生代企業家隊伍。”
截至目前,市新生代民營企業家聯誼會共吸納會員100多名,其中不少來自于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