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渡江南”,這聽上去頗有“一葦渡江”般禪意的名字,其實是地道的江南米酒,首批“臺州府城老字號”之一。四代傳承,其有何不同?讓我們一起喝一口“臨渡江南”米酒,一品傳承人的釀造之心。
詩酒趁年華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江南的風景,攜一壺好米酒,春游踏青是“白發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樽前?”;夏日游舟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秋賞明月是“把酒長歌邀月飲,明月正堪為友。月向人圓,月和人醉,月是承平舊”;冬日賞雪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否?”
心中若無煩惱事,便是人生好時節。采摘四月松花,汲取六月美泉,秋收流脂稻米,經冬耐心貯藏,江南人釀一口米酒,澆盡心頭塊壘。清詩百首,美酒如川,江南春夏秋冬的四季精華,江南人酸甜苦辣的人生況味,盡飲滿此杯。
“臨渡江南”,便是這樣醉人的好米酒。
歲月出陳釀
做米酒,說難不難,無非蒸好糯米拌上酒曲,任它發酵;說易也不易,從泡米到發酵,每一個細節決定了品質。所謂“慢工出細活、精工出絕活”,用心才能釀出好米酒。
四十不惑,“臨渡江南”第四代傳承人周偉,如今正年富力強,如米酒經年沉淀的時候,選用好米好水,堅守著傳統米酒釀造古法工藝并加以機械化設備的技術創新,借力文旅農融合發展契機,打造自家的米酒品牌。
酒,不僅是酒,它也是寄托了傳承人理想與事業、情感與記憶的載體。在傳統米酒之外,周偉還改良創新推出了各種適合時下人們口味的新派米酒,如玫瑰米酒、桂花米酒、桃花釀、血糯米酒、清酒、江南燒……供貨到各大餐飲店、酒吧、農家樂等,客商好評不斷,逢年過節更加搶手,往往供不應求。
一杯“臨渡江南”,讓人們品味到的,不僅是精湛工藝造就的甘醇滋味,更是年復一年的深情厚誼。親朋好友,三五至交,推杯換盞,把酒言歡,千言萬語都融合進了觥籌交錯一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