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曾強調,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希望。每年夏季,新入職的年輕干部剛走出校園“象牙塔”,滿懷熱情來到基層“大舞臺”,立志施展自身才華,實現遠大抱負。但初入基層,面對新的環境和同事,每個基層小白都難免感到迷惘和困惑,加上基層的工作紛繁復雜,做陌生的群眾工作,腦海空空,不知如何與群眾相處。年輕干部想要在基層施展才能,盡快融入基層的工作生活,需認清自身優劣,提前找準定位,才能轉變身份,褪去“書生氣”,染上“泥土香”。
“不缺文化,缺思想”,學習理論,讓才氣添一些正氣。年輕干部初入職場,還保留著學生時代的勤奮好學,是人生中思維最活躍、最善于思考、最適合學習新知識的年紀。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只有不斷學習先進思想,堅定理想信念,培育自身黨性,才能做到對黨忠誠,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一方面要發揚學習精神,用好學習強國、黨建網、先鋒文匯等學習網站,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來鉆研最新的思想和知識,做到與時俱進,思想不落伍。另一方面也要不斷積累材料、總結經驗做法,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嘗試以文稿寫作方式深入思考,提高思辨能力,做到行與思相結合,將先進理論作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制勝武器。
“不缺學歷,缺閱歷”,正視自我,讓傲氣轉變為志氣。剛走出校園的年輕干部大多為本科和研究生,面對周圍學歷不如自己的同事,難免有些心高氣傲。但學歷不代表能力,“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基層最真實的寫照,“難、雜、多”的基層工作對年輕干部的能力有著極高要求。因此,年輕干部要有“空杯心態”,正確認識到自身缺少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辦事不成熟等缺點。接受自己“小學生”身份,保持求學時期的謙虛好學,從點點滴滴做起,主動承擔處理文件、統計數據、整理臺賬等工作,做到有始有終,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應。此外,要積極向工作經驗豐富的“大學生”請教,觀察老同志處理各類工作,為群眾辦實事的經驗方法,在不斷的學習和工作過程中內化為自己的本領。
“不缺想法,缺辦法”,扎根群眾,讓稚氣磨煉成地氣。年輕干部有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想法,但書本的知識與基層實際情況差距較大。群眾間有矛盾,對干部有意見,很多年輕干部處理基層矛盾時,急著在熱鍋上團團轉,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僅是空中樓閣。坐在辦公室看到的全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只有多去村里巷子看一看,貼近群眾生活,田間地頭走一走,深入群眾生產,才能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不僅要身到基層,更要心到基層,從群眾眼里的“陌生人”變成群眾嘴里的“身邊人”。要學習方言,用群眾的聲音做群眾工作,做到能敲開群眾家門,進群眾家拉家常。要學會換位思考,想群眾所想,做群眾所盼,將群眾的好評作為自身工作的標準。